豫民网 首页 河南名酒 酿酒史话 查看内容

中国风格多样的古代蒸馏酒类型

2015-1-18 10:03 | 评论: 0|来自: 东北网

摘要: 风格多样的蒸馏酒 从文史资料的角度考察,古代的蒸馏酒分为南北两大类型。如在明代,蒸馏酒就起码分为两大流派:一类为北方烧酒,一类为南方烧酒。《金瓶梅词话》中的烧酒种类除了有“烧酒”(未注明产地)外,还 ...
      风格多样的蒸馏酒

      从文史资料的角度考察,古代的蒸馏酒分为南北两大类型。如在明代,蒸馏酒就起码分为两大流派:一类为北方烧酒,一类为南方烧酒。《金瓶梅词话》中的烧酒种类除了有“烧酒”(未注明产地)外,还有“南烧酒”这一名称。但实际情况是在北方除了粮食原料酿造的蒸馏酒外,还有西北的葡萄烧酒、内蒙的马乳烧酒:在南方还可分为西南(以四川、贵州为中心)及中南和东南(包括广西、广东)两种类型。这样的分类仅仅是粗略的,并无统一的划分标准。

       由于烧酒的主要特点是酒精浓度高,许多芳香成分在酒中的浓度是随着酒精度而提高的,所以酒的香气成分及其浓淡就成了判断烧酒质量的标准之一。我国风格多样的烧酒,主要是由于酿造原料的不同而自然形成的,其次是酿造技术等因素。

       北方盛产小麦、高粱,南方盛产稻米,广西一带产包米,新疆盛产葡萄。蒸馏烧酒的酿造原料因地制宜,不同原料用来酿造烧酒是很自然的事。在蒸馏酒发展的初期,人们也许并不清楚究竟哪种原料最适于酿造烧酒。经过长时间的比较,人们渐渐有机会品尝、比较各种原料酿造的烧酒,因而对不同原料酿造的烧酒特点有了较为统一的看法。

       高粱酒:在古代,高粱烧酒受到交口称赞。清代中后期成书的《浪迹丛谈续谈三谈》在评论各地的烧酒时说:“今各地皆有烧酒,而以高粱所酿为最正。北方之沛酒、潞酒、汾酒皆高粱所为。”清代中后期至民国时期,高粱酒几乎成了烧酒的专用名称。这是由于高粱原料的特性所决定的。

       杂粮酒:西南地区的烧酒在选料方面大概继承了其饮食特点,为强调酒香及酒体的丰富,采用各种原料,按一定的比例搭配发酵酿造。据四川博物馆的有关资料:四川宜宾的五粮液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1567-1619年)就被称为“杂粮酒”,所用的混合原料中有高粱、大米、糯米、荞麦、玉米。当地文物部门所收集到的一例祖传秘方中这样写道:“饭米酒米各两成,荞子成半添半成,川南红梁溱足数,糟糠拌料天锅蒸,此方传子不传女,儿孙务必深藏之。”

       米烧酒:东南一带,米烧酒盛行,如明末清初成书的《沈氏农书》曾提到,米烧酒和大麦烧酒相比,后者的口味“粗猛”,质量不及前者。

       糟烧酒:主产于南方黄酒产区,以黄酒压榨后的糟粕为原料,进一步发酵后经蒸馏而成。《沈氏农书》中记载了黄酒糟用来制造糟烧酒的方法。 

       经过长期的品尝比较,人们认识到不同的原料所酿造的烧酒各有其特点,总结到“高粱香,玉米甜,大米净,大麦冲”。

       从元代开始,蒸馏酒在文献中已有明确的记载。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我国蒸馏酒形成了几大流派,如清蒸清烧二遍清的清香型酒(以汾酒为代表);混蒸混烧续糟法老窖发酵的浓香型酒(以泸州老窖为代表);酿造周期多达一年、数次发酵、数次蒸馏而得到的酱香型酒(以茅台酒为代表);大小曲并用、采用独特的串香工艺酿造得到的董酒;先培菌糖化后发酵、液态蒸馏的三花酒;富有广东特色的玉冰烧;黄酒糟再次发酵蒸馏得到的糟烧酒。此外,还有葡萄烧酒、马乳烧酒。


 已同步至 无颜女的微博
来自: 东北网 ;无颜女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