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一组数据新鲜出炉,郑州市郑东新区实现四个“突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地方级税收收入突破100亿元。
2014年郑东新区提出了“12344”发展新战略:坚持一个绿色低碳智慧的发展理念,着力国际化的区域金融中心和国际化中央商务区“两个国际化”,决战龙湖、龙子湖和白沙区域“三大主战场”,推进“四个加快”,实现“四个率先”。 扎实的数据背后是郑东新区在“新常态”下实施“新战略”奏响的“新篇章”。 打造两个“国际化”区域产业突飞猛进 1月18日,龙湖湖心岛内一派热火朝天:一边是12座整体规划整体开发的现代金融楼宇在建设,另一边是全省首条3.3公里可囊括所有市政管线的综合管廊在开挖。种种繁忙,都是郑东新区在为打造国际化区域性金融中心蓄积能量。 为着力国际化的区域金融中心和国际化中央商务区“两个国际化”的打造,郑东新区在以金融业与现代服务业为引领的产业发展上做足功课。 2014年新入驻金融机构35家,累计达到226家。楼宇经济和高端商贸业方面,入区国内外500强企业分别为57家和47家,全区各类税收超千万楼宇47栋,超亿元楼宇21栋,新引进星河万丽、卡尔森丽亭等5个高端酒店项目,国际知名酒店JW万豪和美盛喜来登开业纳客,已开业四星级以上酒店14家,客房总数3200余间。更是值得一提的亮点是,三大全国性商品交易所之一、中西部地区唯一的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2014年正式入驻郑东新区,新增交易品种3个,期货交易品种发展到16个,新增夜盘交易,接轨国际市场;国内城商行“巨头”、省级法人银行——中原银行在郑东新区亮相,资产规模达2000亿元;中原证券在香港上市,首发融资15亿港元。 着力“三大主战场”建设都市样本工程 虽已数九寒天,郑东新区龙子湖畔仍是水波涟漪景致迷人。 作为“三大主战场”之一,该区域引入的“四大国家级平台”正在全力推进。国家质检中心郑州基地综合楼即将投用,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开始地上施工,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奠基开工。 2014年,郑东新区谋划了信息安全、金融智谷、生物疫苗、医药研发、电子商务、物联网等6大创新创业综合体。其中,龙子湖创意岛孵化器项目正式开工,成为郑东新区开建的首个10万平方米以上的创新创业综合体项目,信息安全产业园一期开始装修,以河南农大张改平院士主导的生物疫苗项目正式启动。 据了解,目前驻区各类研发中心已达42家,其中国家级8家、省级18家。 以龙湖、龙子湖和白沙区域为主战场,郑东新区正在打造新的城镇化“样本”工程:截至目前,龙湖“四环四纵一横”骨干路网、龙子湖湖心岛和象湖周边道路进一步连接贯通,新增通车40公里,累计通车里程430公里;“三湖五园十路”生态体系完成建设,新增绿地430万平方米,新增水域面积300万平方米,区域水域面积达1100万平方米。 民生居于“头等事”生态绿色宜居颐养 塔吊林立,人头攒动,4000多名工人同时进场施工,这是郑大一附院新院区在郑东新区的建设场面。据悉,这个3000张床位的新院区占地200余亩,计划投资近50亿元,预计2016年底建成投用。 产业的发展,城市的建设,最终是为生活其中的居民实现宜居颐养。 2014年郑东新区将民生列为头等大事,开工建设5所学校,4所学校建成投用,新增学位2.2万个,谋划推进国际化医疗健康中心建设,推动郑大一附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等医疗项目开工,市儿童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开诊运营,新增床位1100张。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9.89%。新建社区级便民服务中心28个,公园游园31个,公共停车泊位2500多个。积极推广“银龄之家”、“微利自助快餐社区食堂”等便民措施,较好地解决了群众生活“最后一公里”问题。 “2015年,郑东新区将坚持‘12344’发展思路,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作为新常态、努力引领新常态,全力抓项目、促投资,抓落实、提效率,抓改革、激活力,促进东区经济转型发展、社会和谐稳定。”郑州市委常委,郑东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建慧说。 ![]()
来自: 中国创新网 ;独一无二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