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漯河传统民间体育:肘上起歌舞

2015-3-13 23:01 | 评论: 0|来自: 漯河体育在线

摘要: 眼下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漯河市临颍县陈庄乡大蒋庄村的肘阁表演人员,应邀到当地一些乡村或周边乡镇的农村,利用传统庚会的喜庆日子,身着古装在传统乐器的伴奏下进行展演,为人们送上春天的祝福。肘阁上的小演员不 ...

 

      眼下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漯河市临颍县陈庄乡大蒋庄村的肘阁表演人员,应邀到当地一些乡村或周边乡镇的农村,利用传统庚会的喜庆日子,身着古装在传统乐器的伴奏下进行展演,为人们送上春天的祝福。

 


 
 肘阁上的小演员不时在空中翻跟斗、做倒立,表演杂技动作
 
      肘阁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因其表演形式的惊险独特,被誉为胳膊支起的“空中芭蕾”,深受群众喜爱。大蒋庄村的肘阁,究竟起源于何时,村民们说法不一,只知道是祖辈相传,已有数百年历史。
 

 
 47岁的村民蒋四民孩童时表演“上装”,如今他又扛着孙子来表演
  

 
 小演员在上面不停地甩胳膊甩腿,根据故事情节拂尘甩袖
 
       肘阁的表演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的表演者叫“上装”或“上枝”,是一个四五岁的孩童;下部分叫“下装”或“下枝”,是扛“装”者,多是青壮年男子;“上装”与“下装”之间以铁支架捆固连接。表演时,作为“下枝”的男子在腰间绑着一个铁坎肩,这个铁坎肩卡在双肩与前胸之间,后面用绳子绑牢;铁坎肩在手臂一侧向上延伸,高出头顶,然后用榫头连接,榫头上再连接上一个铁架,供表演的孩童站立。
 
      扛“装”者穿着肥大的戏服,遮住了身上的铁坎肩,观众根本看不到里面的结构,这样无疑增加了神秘感;而表演者也是穿着戏服,这种戏服的裤子又肥又长,正好遮挡着孩童所坐的铁架子,观众看不到支撑物,更是觉得神秘无比。
 
      “肘阁表演对演员的体能和身体协调性要求较高,一场下来累得气喘吁吁。”47岁的村民蒋四民是一名扛“装”者,他四五时就扮演“上装”的孩童,18岁时就能扛“装”。几十年过去了,他对肘阁的热情不减。如今,他又开始扛着孙子来表演。
 
      只见他扛着孙子要在打击乐的伴奏下,踩着鼓点节拍,且行且舞,走“龙摆尾”步、“秧歌”步等民间舞步,小演员在上面不停地甩胳膊、甩腿,根据故事情节拂尘甩袖,演员们的表演吸引了许多群众,喝彩声此起彼伏。
 
      “肘阁在村里已经中断十年了。”大蒋庄村村支书蒋相臣说,肘阁表演人越多越热闹,越好看,之所以中断表演还是缺人。“年轻人嫌不挣钱,不如出去打工。”蒋相臣说,以前的演员演出之后,每人只能分到两斤果子,那些青壮劳力渐渐就没了动力。今年春节前,村里募集来一些资金,挑选一些会肘阁表演的村民训练了一个多月,让这个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留住那一抹浓浓的乡愁。
 已同步至 大商之道的微博
来自: 漯河体育在线 ;大商之道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