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成功为一位患者实施了河南首例左心耳封堵术,专家在患者左心耳置入了一个自膨式的封堵器,从而有效的预防患者发生房颤卒中的风险。 这位64岁男性患者,持续性房颤20多年,曾因心功能不全和腔隙性脑梗塞住院治疗,住院期间食道超声发现左心耳大量血栓,通过药物治疗改善心功能治疗和化栓治疗。近日,这名患者因心慌胸闷头晕再次到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 住院后,该院院长袁义强博士心血管团队通过精心、细致安排,在来自德国的著名专家余江涛教授指导下,为患者实施河南首例左心耳封堵术。手术耗时仅1小时,顺利完成。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左心耳封堵术(LAAC) 是一种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的创新术式。它通过封堵左心耳,预防左心耳内血栓引起的血管栓塞,从而避免缺血性脑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发生。该手术是用微创的技术,将一个“封堵器”一样的网状物体置入患者左心耳,网状膜可以阻挡血流进入左心耳里面,进而预防血栓的形成。 据袁义强院长介绍,房颤是最常见的老年性心律失常疾病,我国约有1000万名房颤患者,研究数据显示,超过90%的血栓形成起源于左心耳,这也是房颤患者中风发病率超过常人5倍的原因,而中风也是房颤病人的第三大死因。鉴于药物预防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效果不佳且有出血风险,近年来,以消灭房颤患者血栓“根据地”为目的的左心耳封堵技术,已成为预防房颤患者卒中的最新技术。 那么,哪些人适合做这种预防性的手术呢?袁义强说,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房颤类型以及栓塞风险、出血风险等因素来综合判断。
来自: 河南健康网 ;十七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