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9月24日电 (记者 罗辉 訾红旗)新学期开学后,河南省鹤壁市鹤翔社区的王英再也不用为孩子放学后的事发愁了,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开办的“四点半学校”成了辖区内放学后无人看管的小学生托管处。 “以前可作大难了。下午孩子上学走,我就开始纠结,今天咋接啊?天天跟领导请假,不好意思张口;不去接孩子,心里又放不下。为了谁接,两口子没少闹矛盾。现在好了,孩子们在托管处写作业、看书、玩游戏,还有阿姨照管,家长看着放心,上班安心。”王英话语里透着兴奋。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鹤壁市通过简政放权、创新工作机制、搭建便民服务网络等,办好群众热切期盼解决的实事,确保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长久畅通。 “现在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时注册资金不需要验资,带上有关材料到办事大厅,当即就办了,要是以往,怎么也得半个月。”鹤壁文化旅游公司副总经理刘建军说。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鹤壁提出要打造河南乃至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省辖市。对上级明令取消和法律依据不充分的事项一律取消,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本市自行设定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其他省辖市取消的审批事项本市一律取消。截至目前,全市共取消、调整、下放155项审批事项,精简76%;审批时限由13.74天压缩到2.73天,平均减少11天。 鹤壁市立足实际,创新工作机制,在每个乡镇下设若干中心村服务站,实行“工作建制下设、工作职能下放、工作力量下沉,村组干部进户解民忧、乡镇干部进村办实事、乡镇领导进站破难题”。乡镇党委政府明确各服务区党总支在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维护稳定等方面的责任,赋予管理服务区人权、事权、财权,保证服务站工作职能。 淇县西岗镇副镇长陈全忠不光把办公桌搬到秦街服务站,还当上站里的党总支书记。他和其他乡村干部一起依托服务站,开展科技素质和就业技能培训,推荐就业岗位,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今年3月份,服务站干部了解到秦街村李平元想外出打工,考虑到他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工作人员没有为他联系用工单位,而是积极给他推荐了种植香菇的项目,并牵线让他加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不到两个月,他就出了两茬香菇,收益3万多元。陈全忠告诉记者:“沉到基层工作才明白,只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办,就能办成;而把群众的事办成了,老百姓就支持你。”目前这个服务站为群众办理事项380多件,化解矛盾纠纷50余起。 为更好地给群众提供“全方位”、“零距离”服务,鹤壁市搭建市、县、乡、村四级便民服务网络,民情服务室、“党员中心户”、便民超市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平台遍及乡村、社区。 今年6月初,山城区投资20万元建立民情信息调查中心,开通8部民情信息调查电话和2部民情热线电话,10名民情信息调查员通过电话和手机询问住户所在辖区环境卫生、安全稳定、就医就学就业等群众所盼、所需、所急的问题,并做好记录。 租住在鹤源小区的王锦霞丈夫因车祸去世,她自己靠打工供养两个读大学的孩子,日子过得相当难,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调查中心打电话。区民政局接到调查中心的交办单后,第一时间就派人到王锦霞家中调查,了解相关情况,妥善解决了她的低保问题。 鹤壁市委书记魏小东告诉记者:“我们采取做好群众工作的一系列措施,就是要让群众诉求有人听、有人管、有人帮,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来自: 鹤壁网 ;不离;不弃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