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提升整体工作水平。示范区司法局结合“四个专项治理”工作,多渠道深入查找司法行政工作“短板”,并积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补齐短板措施。 一是创新思维方式,在精准普法上补齐短板。今年是“七五”普法的开局之年,依托普法讲师团、专职人民调解团、法律服务团在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提高服务性行政执法水平上下功夫。坚持中心指向、民意导向、问题导向,谋划开展经常性集中普法宣传活动,引导群众合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着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截止目前,示范区司法局共开展党员干部、青少年、农民工、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各类专题普法宣传活动12场次,接受群众法律咨询600余人次,发放法治春联、法治书签、“七五”普法手册、法援手册3500余份。 二是提升服务质量,在便民惠民上补齐短板。为提升基层法律援助联络员业务技能,在现有的法律援助工作站硬件基础上,夯实队伍建设。今年上半年,示范区法律援助中心共举办联络员培训班两期,邀请省法律援助中心、河南大学、开封教育学院、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示范区法律援助中心等单位专家学者围绕法律援助基本知识、基层法律援助工作发展概况、法律援助窗口心理学运用、民间常见纠纷的解决途径、基层常见法律知识普及等内容进行培训讲解,着力提升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和服务群众能力,提升法律援助在基层群众中的知晓率,使基层群众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高质量的法律援助服务。 三是夯实基层组织,在依法调解上补齐短板。进一步强化调解办案、执法。积极实践“公调对接”的人民调解工作模式,即司法局“柔性”的人民调解与派出所“刚性”的执法方式相结合,探索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新形式,搭建公安资源与社会资源有效整合的矛盾纠纷调解新平台。目前我局六个司法所已全部与所在辖区派出所进行了对接,并配备了专职人民调解员,并成功进行了试点。《宋都调解》“一墙之隔”调解故事,就是司法所与派出所部门联动,合理解决邻居之间的矛盾纠纷一起典型案例,充分发挥了“公调对接”动之以情、明之以法的优势。我们通过推行公调对接,进一步推动形成各司其职、衔接灵活、对接广泛的工作格局,有效地解放了基层警力,又推动了人民调解创新发展,实现了部门之间的合作共赢和社会长治久安。 四是强化规范执法,在严管重教上补齐短板。深化执法严管理,注重教育促转化,推进社区矫正执法规范。通过综合施治,一方面在充分发挥手机定位作用的基础上,安排专职工作人员不定期经常突击走访,坚决防止脱管漏管事件发生,坚决防止重新犯罪危害社会的事件发生。另一方面开展经常性集中教育活动,组织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感恩思进的主动性、勤劳致富的积极性。
来自: 示范区司法局 ;赵思雨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