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医联体活力初现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秦名芳 通讯员 冀敏 今年初,为推进安阳市妇幼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纵向联合,建立科学有效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分工协作机制,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安阳市成立了由安阳市卫计委主导、安阳市妇幼保健院牵头、各县(市)妇幼保健院为骨干的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医疗联合体。 作为医联体龙头的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充分发挥医院管理、技术优势,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便利了基层群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是豫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妇幼卫生机构, 承担着全市及周边地区妇女儿童的医疗保健工作,是全市妇幼卫生技术指导中心,编制床位1300张,年门诊量60万余人次,最大年分娩量近17000人次,是安阳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安阳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其中儿科、产科、妇科均为市级重点专科。 而安阳市下辖4个县(市)级(林州市、安阳县、内黄县、汤阴县)妇幼保健院,普遍存在基层医疗技术力量欠缺、医疗资源不足、专科发展缓慢等薄弱环节,不能满足当地妇女儿童医疗保健的需求。 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医联体是以技术合作为核心的松散型医疗医联体,各成员单位自主经营单独核算,以技术合作为纽带,各成员单位发挥现有优势,形成人才、技术、设备、科研教学等医疗资源互补、共享和共赢的运行体制,积极推行规范化和同质化医疗服务,提升基层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安阳市妇幼保健院组织成立帮扶小组对基层妇幼保健院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牵头人由市妇幼保健院行政领导或各学科带头人担任,成员由市妇幼保健院各亚专科科主任和学术带头人组成,帮扶小组专业组成覆盖安阳市妇幼保健院三大学科体系,通过定期坐诊、查房、会诊、推广新技术和培育新科室等形式,带动医联体内部各成员单位的协同发展。 今年1~6月份,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帮扶小组各亚专科在各基层妇幼保健院坐诊43次,就诊512人次,收治病人30人次。查房33次,查房病人252人次,带教基层医师108人次,包括盆底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妊高症、脑性瘫痪等多种疾病。手术8例,包括阴式子宫切除、曼氏术等高难度手术,其中4月29日为安阳县妇幼保健院一“多发巨大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切除术,预后良好。接收汤阴县妇幼保健院转诊的急危重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血型Rh阴性)产妇转诊一名,输血20000毫升并成功救治。会诊12次,包括盆底脱垂、产后出血、小儿喘息等病种。双向转诊上转41例,包括盆底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小儿发育迟缓、重症肺炎等多个病种。安阳市妇幼保健院还下转病人100人次,均为常见或经过治疗病情稳定转入恢复期病人。培训“妇产科手术操作技巧”“GDM管理”“儿保建设”等34次,参与培训人员421人次,指导各个医院科室建设25次。 安阳市妇幼保健院还分别向4家县级妇幼保健院捐赠儿童电子体检秤、婴儿电子身高体重计各一台,向汤阴县妇幼保健院捐赠部分病房更换下来的病床、婴儿床、床头柜,并接受成员单位6名医护人员参加进修、医联体内管理人员多次互动、交流。 安阳市妇幼保健院院长陈新介绍说,下一步要利用好以安阳市妇幼保健院为主导建立的涵盖四个县(市)级妇幼保健院的“妇幼健康管理平台”,进一步完善以孕产妇、小儿健康档案为中心的全地区集中、共享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 ,医联体成员单位医生可通过该平台全面了解孕产妇、小儿基本健康资料, 逐步实现三级妇幼保健网络的无缝对接,建立系统的三级妇幼保健网络体系,以全面的技术合作和闭环的健康管理为纽带,推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实现优质资源区域内全覆盖,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农村的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来自: 河南日报 ;原作者: 秦名芳 赵子君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