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河南名酒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国酒之源,中国仰韶:彩陶里的中国酒史

2016-8-28 21:17 | 评论: 0|来自: 河南酒业网

摘要: 国酒之源,中国仰韶:彩陶里的中国酒史 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我国国酒之源,中国仰韶:彩陶里的中国酒史 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 ...

国酒之源,中国仰韶:彩陶里的中国酒史 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我国国酒之源,中国仰韶彩陶里的中国酒史

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据有关资料记载,地球上最早的酒,应是落地野果自然发酵而成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酒的出现,不是人类的发明,而是天工的造化。一般来说,有了酒,才能有酒器,因此,人工酿酒的先决条件,应该先从陶器的制造开始,否则,便无从酿起。

中国是陶器的故乡,中国陶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陶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而中国的陶制器皿,最早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时期。

1921年,时任国民政府农商部矿业顾问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和我国地质学家袁复礼等人,在河南西部渑池县城北韶山南的仰韶村进行考古挖掘,出土了大批的陶罐、陶碗、蓝纹绳纹、带流陶杯等器物,是我国目前出土最早的陶制品,距今约7000年左右。

此后,在我国的其他地方也陆续发现了同一时期、同样性质的文化遗址,按照考古学的惯例,它们被统称为“仰韶文化”,处于新石器时期。

我们从仰韶文化遗址中证实,其居住处,都近山临河,目的是适合家牧渔猎,求火容易,取水方便。因为当时人类还不会凿井,赖以生存,找甜水,寻甘泉就成为仰韶时期氏族社会选择定居的重要条件,同时还要气候适宜,物产丰富,这些都为酿酒创造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此外,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酒具,其中一只盛酒用的“黑陶大口尊”最为著名。1983年10月,在杨家村文化遗址出土的一套酒具(5个小陶杯、4个高脚杯、1个陶葫芦),曾由史前考古学家证明确认为酒具,属泥质红陶,系仰韶文化早期偏晚时期遗物。

通过这些大量酒具的明证,直接说明了我们的祖先在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和酒发生了关系,而且当时我国酿酒技术已经开始萌芽。

无独有偶,5月29日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一项研究中又给我们带来了科学的参照,斯坦福大学的考古研究人员称,他们发现了在7000多年前古代的中国人已经开始酿造酒的证据。

这篇学术研究的第一作者、斯坦福大学的博士生王佳静在接受《华尔街日报》“中国实时报”栏目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在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中找到了淀粉颗粒的残留物,通过检测,这些残留物有明显的缺坑(和发生在酿酒过程中的情形吻合),这又从科学角度佐证了中国的酿酒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时期。

而且,我们还可以从《史记·殷本纪》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以及《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中推知,约在七千年前左右,人工酿酒就开始了。

随后,经过夏、商两代,饮酒的器具也越来越多。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既有陶罐,也有陶杯。在出土的商、殷文物中,青铜酒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说明当时饮酒的风气已经盛行。

据此,我们可以确定,距今约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应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可信的中华酒文化的源头。

来自: 河南酒业网 ;曲金强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