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20日,韩新强院士再次回院,推广目前国际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二代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房颤新技术。 韩院士在院三天时间共完成室速、房速和室上速病人手术10台,并推广了目前国际世界上最先进的二代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房颤新技术。 据了解,我国是房颤大国,目前我国房颤患者已达800万,房颤本身并不可怕,它所带来的并发症非常可怕,因为约有1/3的房颤病人患有血栓,约3/4血栓病人患有脑栓塞,较无房颤病人的脑卒中比例增加5-6倍。 目前治疗房颤主要有三种途径:外科手术、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从介入治疗来看,相比传统的射频消融技术,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在治疗房颤的成功率上占有明显优势。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手术属微创介入治疗,不需要开刀,仅将很细的导管通过静脉穿刺送到心房。与传统的射频消融相比,新的系统更易于医生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治疗有效性高,并减少严重并发症,降低患者疼痛度,临床优势明显。 传统的房颤导管消融会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造成接触组织的浅表损伤,又妨碍射频能源渗透到组织深部。“冷冻球囊导管消融系统的能源和传统的射频能源不同,可以减少心内膜表面的损害,从而减少附壁血栓的形成,降低术中和术后脑血栓的危险。而且,冷冻球囊的设计,可以使得病变组织的损伤更均匀,更透彻,提高远期的成功率,并减少复发。新技术的手术费用与传统的射频消融手术应该相差不大。”心内科洪岩教授说。 让我们再次熟悉韩新强院士: 美国印地安纳州瑞德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哲学博士。 先后获得美国心脏学会76届研讨大会优秀科研奖、美国心脏病学学院青年科学家奖、加拿大医学研究会博士后奖学金,青年科学家奖和优秀科研奖。曾任哈佛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明尼苏达大学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兼副教授并获得Lillehei学者奖。 2010年12月,由河南省人民政府资助,河南省卫生厅科正式聘请为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院士级专家,系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重点引进的院士级专家。
来自: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赵子君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