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淮河医院提出的“做大做强,先大后强,内涵建设,平稳发展”的发展战略目标,针对当前改革与发展形势,积极探索更为适合高校附属医院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有效途径。10月18日,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一场以“打造标志性前沿技术,促进医院快速发展”为主题的“发展定位大讨论动员会”如期举行。 院长程冠昌,副院长李铁强、傅侃达、张祎捷与会,全院62个临床专业78位科室主任参加了会议。医务部主任刘红林主持会议。 这是一次在医院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关键会议,是一次指引专业发展航向、凝心聚力的会议。本次“学科发展大讨论”各专业学科将围绕“学科建设的定位与目标、高精尖标志性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强化科室经营管理”三个方面,以查找不足、制定措施、破解难题为重点,通过现状分析、查找科室发展瓶颈,将现有技术水平与国内外前沿技术比照,认清专业差距,明晰各科室的现有学术地位、发展空间和发展状况。并根据各科室发展实际,科学确立科室未来学科发展目标定位、技术进步的赶超方向以及人才培养、科室管理的突破点和具体措施。 他们将瞄准专业前沿,议发展,谋良策,聚共识,精心勾画学科的发展蓝图,描绘各专业的美好明天。 同时,医院将通过“大讨论”结合各学科的发展目标及定位需求,制定出医院在科室建设方面、前沿技术方面、政策支持方面,向前沿专业技术迈进的“课程表”。 副院长李铁强教授首先发言。他说,省会医院和周边医院的快速膨胀与发展,我们感到无形的压力,2014年以来随着医院扩张,医院具有一定规模,但标志性前沿技术的突破,技术再上台阶有难度,必须调整战略,从医疗质量,标志性技术上寻找突破点。他认为,新技术是医院以往没有开展的技术,包括方法的改进等,可大可小。而标志性技术可是新业务,也可是老业务,但必须有区域引领作用,支撑作用。如何打造?他认为,必须多学科联合打造,现代医学是综合性技术提高的时代,不能靠单枪匹马,单打独斗“闯天下”,要在做好做强常规业务的基础上,开展多层次合作,心内科的韩新强教授,风湿免疫科的唐福林教授,整形修复科的周粤闽教授,以及省会医院等都是值得借鉴的经验。科室搞不好关键是团队没搞好,缺少长远规划,缺少分工协作,缺少默契配合,影响力就很难发挥。 副院长傅侃达教授就如何抓好基础医疗质量,科主任应承担的管理职责,谈了意见。他说,对贯穿于疾病诊断全过程的诊断思路、检查诊断、风险预测,治疗方法是否得当,操作是否规范,知情同意,并发症预防,预期效果,有效沟通等科主任都要把握,核心制度落实,法律法规,医保农合政策,医疗安全的落实等,谁来管?科室主任应承担什么职责?科主任要亲历亲为,一是提高认识,二是组织学习,三是实际应用,这是科室主任职责的“主业”,必须做到不等不靠,“不想说、不愿说、不能说、不敢说”的思想要不得,会贻误科室发展大计。 会上,副院长张祎捷教授在下一步提供政策支持时说,目前提升学科水平,扩大学科影响已迫在眉睫,要摸清家底,在重大问题上,标志性技术上提前布局,制定计划和目标,医院将出台相应奖励办法利用医院品牌,争取实现大的突破。在说到如何扩大业务量时,她说,同时要加强科室营销管理,开展多层次合作与沟通,利用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学科影响,把服务做得更好。 院长程冠昌教授指出:科主任在医院各学科的发展中的责任重大,本次“大讨论”其目的,一是落实淮河医院发展战略目标,积极推进高水平大学附属医院建设步伐;二是针对豫东500万群众及附近地区群众不断提高的就医需求,快速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三是要在医疗技术平台期,寻求新的突破点;四是要为中青年骨干创造良好的发展舞台和机遇;五是要加速提升医疗队伍的整体建设,增强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六是强化科室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大讨论”活动,引导职工认清自身的差距与不足,明确医院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从而为医院的新一轮内涵建设与发展提供充足的源动力。 程院长强调,此次“大讨论”要做到两点,一是转观念、促思路,随着南院区外科楼竣工,我院“做大做强,做大优先”中“做大”的部分即将实现,下一步医院工作的中心将转向做强,从做大到做强的思路如何转变,需要各位科主任接下来按照三个业务院长提供的思路,召集科室业务人员认真研判,提出切实可行的业务发展思路,形成科室几项拳头技术。这需要各位科主任把以往“干工作”提升到“干事业”的高度。二是形成团队、设定目标、饱含激情、真抓实干,我院的多数学科在省内有一席之地,但我们的目标要设定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这样才能与河南大学建设国内一流高校的总体目标相一致。 医务部刘红林主任最后要求各科室要按照几位院长的要求认真开展大讨论,医院会在近期重启学科发展调研并探索科主任目标责任管理工作。
来自: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赵子君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