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东明的母亲于2004年农历9月28日下午得病,2011年去世。父亲2009年患病,2013年去世。在伺候父母的10年里,董东明用非凡的孝心和惊人的毅力照顾两位老人,大便用手扣,喂饭用针管,吐痰用针管吸。在董东明的母亲的成为“植物人”后偏瘫卧床7年里,董东明平均每天喂母亲8次稀糊涂饭,并且都是把鸡汤、鱼汤、面条、排骨汤等用流汁机打碎后,吸到针管子里再从牙缝里去喂;每2个小时必须为母亲换一次尿片,一天12次;平均每七八天用手为母亲扣一次大便。为什么这样做?董东明说:“孝敬父母是我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应该做好的,因为自己也有孩子。俺爹娘只要有一口气,我都不会放弃护理,我有事回到家,孬好家里还有个亲人可以看一看。”董东明的事迹被人民网、新华网、《大河报》、《周口日报》、《生活晨报》等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影响,他的孝行也被当地群众广为传颂。1995年至1997年,董东明连续三年被贾滩镇党委评为“优秀党员”,2010年,被评为第二届周口市道德模范提名奖。
人们常说“百日床前无孝子”,然而鹿邑县贾滩镇大董村47岁的村民董东明,数年如一日地守候在偏瘫卧床、没有意识、成为植物人母亲的病床前,大便用手扣掏-——每七八天一次;喂饭用针管——每天七八次,每2个小时为母亲换一次尿片;用针管为母亲吸痰——每天五六次,用当今众多世人难以做到的惊人举动,书写了一曲人间大孝至爱之歌,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 大孝无限 2004年农历9月28日下午,董东明65岁的母亲高秀荣在下地干农活时,突然晕倒在地,经医生诊断得知,是由脑出血引起的,从此偏瘫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成为一个没有思想意识、大小便失禁、整天靠儿子用针管喂饭而没有停止呼吸的植物人。 董东明兄弟三个,他是老大。母亲患病时,二弟董江在江苏省徐州市某部队服役,三弟董洋在甘肃省兰州市某部队服役。两个弟弟都依靠不上,董东明没有抱怨,依然挑起伺候母亲的重担。 自母亲患病后,董东明带着母亲共在县、市级医院治疗4次,时间共计85天,花费11万元。特别是第一次在徐州做开头颅大手术时,由于病情十分严重,当时董东明共为母亲用嘴吸痰四五次。东明的母亲得病的当日晚上,东明便打电话告诉了两个弟弟,二弟董江坚持让母亲去徐州市接受治疗,在徐州治疗的45天里,他们为母亲做了开头颅大手术,花费8万多元,当时母亲吃饭都是下胃管。同年农历11月中旬,由于母亲的大腿患静脉血栓,肿胀疼痛,董东明又带着母亲在县人民医院治疗20多天。2006年7月份,因母亲又患脑积水病,又在县人民医院治疗了19天。2006年11月19日,因母亲脑积水病复发,又在县人民医院治疗了21天。母亲数次在医院治疗的日子里,东明日夜守候在母亲床前,看着母亲挂点滴,实在困了,就趴在母亲床头睡一会。晚上董东明不敢睡着,要帮助母亲大小便。每次母亲住院,东明的体重都要下降好几斤,妻子看了心疼得掉泪。 母亲不能自己进食,开始东明便嚼食喂母亲。后来母亲吞咽困难,东明便改用针管给母亲喂流汁食物。成为植物人的母亲无法大便,董东明便用塑料袋套在手上,为母亲抠大便,每七八天便要为母亲抠一次大便。当母亲咳不出痰时,他便用针管为母亲吸痰。 伺候两位老人 2009年春节前,董东明的父亲董金华也患偏瘫病患床不起,两个老人都要伺候,董东明的担子更重了。无论室内气味多么难闻,为方便晚上照顾老人,东明每天坚持和二老睡在一个屋,帮助老人换尿布,洗脚洗手,夏天擦洗身体。虽然父亲的病情比母亲略轻,但东明也要一勺一勺地喂。每次喂过父母之后,他自己才吃已经变凉的饭。 在伺侯两位老人的10年里,东明极少赶集,他甚至连县城都难得去一趟。有时为父母买药不得不去县城,他也是匆匆而回。他说:“到城里去就像掏一把火,赶紧回来。” 其实董东明有很多业余爱好,爱打鱼、听戏,但为了伺候父母,他把这些爱好都舍弃了。在每年春节时,他都是先喂了父母之后才吃饭。有人问东明:“你不嫌脏吗?”东明笑笑说:“说实话,很多时候我也是看着饭吃不下,但有什么办法呢,小时候爹娘不也是一把屎一把尿把我们弟兄扶养大吗?” 2011年,董东明的母亲去世。在母亲的丧礼上,从外地回来的两个弟弟长跪在地,泣不成声地拉着哥哥董东明的手说:“大哥,我们不孝,让你受苦了。” 2012年秋季,父亲的病情加重,在县医院伺候父亲的日子里,东明不分白天黑夜地忙碌,那时正是农忙,妻子在家干农活,没有一个人能替换班,东明的体重一下子下降了6斤,脸庞变得黑黄。 父亲流泪夸赞 2011年,笔者采访董东明的父亲董金华,当时卧病在床的董金华泪流满面地夸赞:“我的两个小儿子在外,工作都很忙,老伴得病这么多年了,家中还有10多亩地。东明每晚都是睡在母亲身边,由于屋内有取暖炉,屋内屋外温度不一样,他经常感冒,目前他患有高血压病、鼻炎病,血压高到200多。俗话说百日床前无孝子,他能不分白天黑夜、阴天晴天地伺候他母亲,每天几遍地喂饭、换尿片,心情不烦不燥,这样坚持了7年,确实不容易,他的孝义也只能做到这样了,我认为十里八村少找,我对他的孝心非常满足满意,要不是他伺候得好,我老伴根本活不到现在。连医生都说,一个偏瘫卧床的人,靠针管子喂饭能活7年,简直是个奇迹,这个奇迹就是东明多年日夜辛苦的功劳”。 2013年6月,董东明的父亲因病去世。两位老人都去世了,东明一下子感到空荡荡的,在父母生前居住的屋里,东明用毛巾边擦父母的遗像边说:“想起从小时候爹娘对自己的教育,吃尽苦把我们兄弟仨个扶养大,现在回想起感到非常想念。” 邻居十分佩服 村党支部书记董亚伦说,每次召开群众大会,我都要在大会上号召全村向董东明学习,以此弘扬正气,树新风,促进社会和谐。“东明侍候母亲,大便用手掏,喂饭用针管,吐痰用嘴吸,东明的孝心和孝义,方圆十里八里找不着,俺村1600多人口,大人和小孩都知道,没有不夸奖他的。” 邻居董金良说他十分钦佩东明的孝心。“我今年70岁了,是东明的叔,我认为东明最孝顺了,可以说是我们贾滩镇六七万人中的第一大孝子,我是十分钦佩他的毅力和孝行。” 69岁的吕秀兰说她在走亲戚时经常夸赞东明的孝行。“东明这孩子非常孝顺,伺候老人有功夫,日夜不断,就是在夜间得起来换煤球、换尿垫、喂茶水的,每天也得四五次。一年四季不断。每天给母亲吃几顿饭,顿顿不一样,目的是让他娘吃的有营养。七八天给母亲用手掏一次大便,平均每三个小时为老人换尿片子、洗尿片子,经常给母亲翻身活动,他娘身上没有一块破皮的地方,我活70岁了也没有见过像东明这样孝顺的孩子,我到外村走亲戚时经常夸他。” 71岁的谢金英提起东明的事,也是赞叹不已。“东明有两个孩子,儿子在部队,闺女读高中。这几年来,东明的妻子忙地里,他忙家里,他两口子都是有名的大好心人。我嫂子是植物人,除了会吃,整天躺在床上,东明为了孝顺老人,一天到晚不合眼,落了一身病,经常挂吊针,我认为他这样的孝顺好典型全县少有,东明的人情世事也好。” 孝敬父母是义务 说起自己孝敬父母的感受,董东明的话语和他的人品一样地淳朴。“俺娘偏瘫卧床七年来,由于她是植物人,失去了思想意识,看见了亲人也不会眨一下眼。记得2006年11月在县人民医院治疗时,一位主治医生说,都是植物人了,再治疗也没有啥意思,除了瞎花钱,当时我回答说,俺娘只要有一口气,我都不会放弃治疗和护理,我下地干活或是有事回到家,孬好家里还有个病娘可以看一看,如果是因为不去治疗和护理而没有娘了,我是啥心情?两个弟弟在外地我谁都没法靠,我好好地照顾爹娘,目的是想让他们多活几年。我认为,孝敬父母是我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应该做好的,因为我自己也有孩子,我要给孩子做个榜样。” 双亲去世后,有人问东明这些年伺候父母的感受,东明说:“对待父母,我有多大本事使多大本事,做到问心无愧。” (鹿邑文明网)
来自: 鹿邑文明网 ;朱亚康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