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5日下午4时左右,柘城县安平镇小张庄村妇女李新贤驾驶自家的机动三轮车,载着一家老少7口人走亲戚回来,由于技术不高,机动三轮车在上岗拐弯时没有上去,向后倒退,一家老小连人带车翻进河里。此时正在河边牧羊的王灿云见状,衣服和棉鞋也顾不得脱,一下子就跳进两米多深的河水中。农历十一月的天气,河水冰冷刺骨。王灿云先后4次下水,救出4个年幼的孩子。嘴唇被冻得乌紫的他在随后赶来的群众帮助下,又把3名妇女救上岸。群众们纷纷从家中拿来棉衣给这一家7人换上,又升起火堆让她们烤火取暖。 王灿云身体多病,当时正患重感冒刚吃过药不久,但当时他没考虑到自身的安危,用他自己的话说“啥也顾不上想,赶紧救人,把人命扒出来要紧”。他把人救出来后,浑身冻得失去知觉,要不是随后赶来的群众让他烤火取暖,他可能连自己的生命都有危险。后来,被救者亲属给王灿云送去500元酬金,家家庭贫困的王灿云婉言谢绝。 2008年,王灿云被评为“周口市道德模范”,同年荣登“中国好人榜”。2009年荣获第二届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提名奖。
一个年近七旬、疾病缠身的老人,危急时刻,心里想的只有救人,从没有考虑自身安危,用他自己的话说“啥也顾不上想,赶紧救人,把人命扒出来最要紧”。这像泥土一样朴实的话语,见证了一个古稀老人扶危济困、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四次跳入冰河 2007年12月5日下午4时左右,王灿云老汉像往常一样在村南河坡附近牧羊,忽然听到不远处河里传来急促的呼救声。原来是柘城县安平镇小张庄村妇女李新贤驾驶自家的机动三轮车,载着一家老少7口人走亲戚回来,由于技术不高,机动三轮车在上岗拐弯时没有上去,向后倒退,一家老小连人带车翻进河里。车上人落水的地方,以前村民在此取土挖坑,河水非常深。 王灿云跑到河边,只见河当中有个妇女两手乱扒,脑袋一浮一沉,还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水已没到她的脖子,老太太手忙却乱地想把淹在水中的小孩往车上拖,然而力不从心。王灿云见状,顾不得脱掉棉衣、棉鞋,一下子就跳进两米多深的河水中。河水没到王灿云的脖颈,连扭脸都很困难。农历腊月的天气,河水已结冰凌,冰冷刺骨,王灿云感到身上像刀割一样疼痛。恰好河边还有一个牧羊的妇女,王灿云让她递过来一截拴羊绳。他一手拉着羊绳,一手去拽落水的妇女。王灿云用尽全力,可脚下一滑,他摔倒在水中,灌了几口冰水。他爬起站稳,把手中的羊绳抛给那妇女,连着抛了几次,那妇女终于抓住绳子,王灿云把那妇女拉上岸。之后,他赶紧又跳进水中,去救那几个小孩。此时的王灿云已是筋疲力尽,他拽着小孩往岸上推。他先后4次下水,救上来4个年幼的孩子。 患有肺气肿的王灿云感到呼吸困难,全身哆嗦。村里很多群众闻讯赶来,嘴唇被冻得乌紫的王灿云在群众帮助下,又把剩下的2名妇女救上岸。当救出最后一名妇女时,王灿云已没有一丝力气,群众七手八脚把他拽上岸来,此时的王灿云浑身冻得失去知觉,要不是群众让他烤火取暖,他可能连自己的生命都有危险。“村里人再来晚一会,我也会被淹死。”事后王灿云说。群众们纷纷从家中拿来棉衣给这落水的一家7人换上,又升起火堆让她们烤火取暖。特别是50多岁的村民王翟氏,看到当时情景,当即把自己身上的棉衣脱掉,给落水的老太太换上。在附近建房的村民王国芳,闻讯赶到河边,看到河水中还有气泡往上冒,他问被救上岸的老太太,河里还有人没,老太太被吓傻了,说不出话来。王国防以为河里还有人没被救出,一蹦跳入河中,捞了一圈,才知道人已全部被救出。 婉拒酬金风格高 第二天,被救者亲属给王灿云送来500元酬金,家庭贫穷的王灿云婉言谢绝。被救的李新贤深情地感谢说:“要不是王灿云老汉和热心群众的帮助,俺一家人的性命早没有了。”见王灿云执意不要酬金,李新贤要给王灿云送一个感谢匾,问王灿云的姓名,王灿云说:“都是庄稼人,花那个钱干啥。”王灿云执意不告诉自己的名字。李新贤有个姑妈家在套犁王村,李新贤从姑妈那里得知王灿云的姓名,送来感谢匾,匾上写着:风格高,心地善,救人灾难;积阴德,构和谐,益寿延年。 冻伤病情加重 王灿云患有气管炎、肺气肿等多种疾病,当时正患重感冒刚吃过药不久,但当时他没考虑到自身的安危,用他自己的话说,“啥也顾不上想,赶紧救人,把人命扒出来要紧”。有人问王灿云,当时为什么那么勇敢,王灿云说:“我已经活七十多岁了,那河里的妇女才二三十岁,还有俩小孩,我死了比人家死强。” 救人后,王灿云穿着滴着水的衣服回到家,老伴看大吃一惊,问:“你咋弄成这个样?”王灿云说:“我跳河了。”老伴说:“你傻吗?咱儿不在家,我又没惹你生气,你有啥想不开的跳河。”王灿云说:“我跳河救人了。”老伴赶紧帮助王灿云脱下湿衣服,翻箱倒柜找换的干衣服。可家庭贫穷的王灿云却找不到一件可以替换的棉衣,老伴把自己穿的棉裤给王灿云换上。 当天夜里,王灿云便发起高烧,腿部也肿起来,老伴赶紧找村里医生给王灿云医治。 此后,王灿云病了一个多月,在村里没有医治好,后到唐集乡卫生院医治,略有好转。 乐于助人口碑好 提起王灿云,村里人无不称赞,都说他人老实,心眼好,乐于助人。 2005年这一个冬天,王灿云夜里起来发现邻居王兴云家失火,他赶紧跑去叫王兴云家的门,可睡在室里的王兴云听不见。王灿云赶紧把围在王兴云家周围的玉米秸挪开。火势太猛,一下子烧到王灿云身上,把他的眉毛烧焦了,王灿云不顾这些,拼命把玉米秸挪开,患有肺气肿病的他,连累带烟熏,一下子喘不过气来,他坐在地上好久,才透过气来。 2006年秋收季节,村里王兴让家收获了5亩地的玉米堆在院里,一经雨淋,玉米发热冒烟。王兴让的妻子去世,两个儿子外出打工,他一个人没法剥完。王灿云牧羊从此经过,对王兴让说:“这些玉米棒子包给我,我给你剥。”王灿云又找来村里的王兴允,两人帮王兴让家剥了两天,终于把一大堆玉米剥完,王兴让过意不去,请王灿云吃饭,王灿云不去,说:“都是一个村老邻居,帮点忙有啥。” 患难见真情 据王灿云介绍,他16岁入团,26岁入党,在生产队里当过队长、民兵排长,管过食堂和青年队训练,在艰苦年代,还要过饭。在王灿云二十多岁时,家里有几个小孩,正值困难时期,家里断了炊,小孩饿着。王灿云的妻子任允兰外出要饭,在唐集街上,碰见在民政所上班邻村的王好兴。王兴让把任允兰领到乡民政所,给任允兰拿来俩杠子馍、一盘菜,还批了10块钱。王灿云用这10块钱,买了一袋红片,就靠这一袋红片,全家人度过了最困难时光。“在俺最困难时,王好兴一袋子红片救了俺全家,现在我帮别人做点事,心里舒坦。”王灿云说。 王灿云勇救落水7人的事迹,被媒体报道传开后,鹿邑县文明委号召全县人民开展向王灿云同志学习的活动,学习他不顾自身安危救人的英勇气慨和乐于助人、不图回报的可贵品质。 王灿云勇救落水一家老少7口人的事迹见报后,各种表彰、赞誉纷至沓来。对此,王灿云老人用朴实无华的语言道出了人间大爱的真谛:“当时我啥也没想,就想着我都70多岁了,用我一命换来七条命,值了!” 2009年 7月2日上午,王灿云应新华网河南视频之邀,接受在线访谈。他向广大网友详细介绍了自己冰河救人的经过,讲述自己的亲身感受。 2008年9月22日,王灿云从北京接受表彰后,一回到家就受到了家乡人民的欢迎。鹿邑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泽功赶到王灿云的家中慰问。 2008年,王灿云被评为“周口市道德模范”,同年又荣登“中国好人榜”。对这些荣誉,王灿云说:“当时跳河里捞人时,根本没想会得这些荣誉,当时连吸人家一支烟的想法都没有,救人要紧。” 2012年,王灿云因病去世,享年75岁。 (鹿邑文明网)
来自: 鹿邑文明网 ;朱亚康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