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下,河南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建设的大力支持与发展下,河南多样性的文化建设不断改革、创新发展、开拓进取,取得了飞速发展,硕果累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对本省多样性的文化,包括戏曲家、音乐家、舞蹈家、杂技家、民间文艺家等以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创造力,秉持着文艺为人民的宗旨,奋发进取,使本省戏剧艺术好戏连台、音乐艺术持续繁荣、舞蹈艺术多姿多彩、杂技艺术革新求变、民间文艺传承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全国居于第一梯队,表示充分地肯定;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了巨大的精神支柱,表示十分地欣慰。 有人说一座城市的文化发展:“ 五十年看深圳,一百年看上海,一千年看北京,两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河南。”河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这里建都。中国七大古都,河南占了3个,洛阳是九朝古都,开封是七朝古都,安阳是四朝古都。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嵩山少林静谧悠远、龙门石窟瑰丽璀璨、“戏曲之乡”河南号称中国戏曲之最。中原文化源远流长,为世人青睐。 2013年至今,河南连续三年诞生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俗说 “温度”是衡量一个城市文化沉淀和精神力量的新指标,河南乃大爱之城、文化名城,名副其实。 二、坚持文以载道,用艺术繁荣河南文化 “戏曲之乡”的河南有着中国戏曲之最的美称,是艺术之美,戏曲文化的繁荣,戏曲这颗参天大树之所以一直枝繁叶茂,也离不开热心戏剧事业者们的默默浇灌、无私奉献。其中河南省民营剧团持续繁荣,郑州宣化豫剧团是河南省民营剧团的佼佼者,在服务基层、传承民族文化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郑州宣化豫剧团坐落于河南登封,在登封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大力实施开放双枢纽战略,带动文化发展的精明领导下,取得了丰硕成果。登封市委、市政府在大力发展登封市文化建设会议中多次表示:“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坚持正确导向,高举精神旗帜,坚持文以载道,用艺术展现大真、大爱、大美,传递向上向善的道德取向,繁荣河南文化,响应上级领导的工作部署,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巨大的精神支柱而努力向前。” 郑州宣化豫剧团从建团之日起,在上级政策的支持,市委、市政府的精明领导下,河南省登封市戏曲家协会副会长、郑州宣化豫剧团团长、领航人李占峰就提出了“与时俱进,改革兴团,艺术至上,服务百姓”的经营理念,遵循市场规则,引进竞争机制,完善管理理念,48人的团队全员实行择优录用聘任制。分配形式上以业务能力和个人特长为标准、剧团收入为基础,按劳分配的原则,从而激发演职员工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业务水平学习和提高的自觉性。对于德艺双馨的演职员,在普及、统筹、入党等方面优先选择,员工形成了积极进取、互相学习的氛围,大力推进了郑州宣化豫剧团文化的大发展,坚持文以载道,用艺术繁荣河南文化。 据了解,郑州宣化豫剧团从2010年至2017年间,该团的足迹遍及全国,创作演出剧目有现代戏《红灯记》、《焦裕禄》、古装戏《骨肉恩仇》、《血溅乌纱》、《大明惊雷》、《五世请缨》、《清风亭》、《下陈州》、《包青天》、《三娘教子》、《卖苗郎》、《杨八姐游春》、《穆桂英挂帅》、《打金枝》、《回龙传》等一批优秀剧目。强大的演出阵容,严谨的舞台作风,完美的艺术形式和新颖优美的音乐唱腔,令观众耳目一新,回味无穷,真正体会到戏曲文化的内涵。 郑州宣化豫剧团是一支新生青年团队,大部分演员毕业于省、市艺术学校,经过5年的辛勤耕耘,不断探索,该团形成了一支阵容强大、行当齐全、深受观众喜爱的演员和创作队伍,打造了20几部在全省颇具影响力的优秀剧目,面向全国巡回演出1300场次。在河南省群众艺术馆汇演中各荣获3项1等奖、集体奖和个人奖。 三、面向全国慰问演出,弘扬河南豫剧文化 近日,郑州市青年豫剧团在河南省登封市戏曲家协会副会长、郑州宣化豫剧团团长、领航人李占峰带领下,赴郑州航空港丁庄村慰问演出。 据了解,丁庄村的村民有一多半都是劳务工人,他们大都投身于航空港区建设的大潮中,在郑州分公司港区十二标项目,来自丁庄村的劳务工人不在少数,他们日夜辛劳,将老百姓们挚爱的豫剧送到他们的生活中,不仅为他们带来了一场艺术盛宴的同时,还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陶冶情操,大爱无疆,更是弘扬了河南豫剧文化,意义非凡。 上图的老人们都是项目上劳务工人的父母,项目部特地将老人们聚在一起,将豫剧这份特殊的礼物奉献给他们,更表达了慰问。 上图中间的这位老人叫赵保厚,他说他打小就喜欢听戏,家里买了一个听戏机,走街串巷的就喜欢拿着这个小机器听听戏,有时候还会练上两嗓子。这次能够免费看戏让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上图这位老人叫王桂兰,今年61岁了,作为地地道道的河南人,老人年轻的时候还学过一段时间的豫剧,“后来老了,不中用了。”老人笑着说道。老人的儿子也是项目上的一名工人,老人说,项目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给劳务工人们发一些福利,这次又把戏台子请来了,老人打心眼里开心。 上图这位酷酷的老爷爷叫王顺义,育有四儿三女,儿女的下一代也都长大了,逢年过节,三代同堂好不热闹。老人生于此,长于此,平时闲暇最喜欢听豫剧,与村里的几位老哥拉拉二胡、唱唱戏,生活也是自在。老人的两个儿子都是项目上的工人,这次听儿子说项目上会送豫剧到村子里来,老人便召集了几位老兄弟一起来到看戏。 据悉,在此次活动开场之前,丁庄村委为项目部送上锦旗。此次送豫剧是港区十二标项目“文艺下基层”活动的开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项目将会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惠及更多工友及其家庭。 上图为豫剧经典曲目《穆桂英下山》 近日,郑州市青年豫剧团在河南省登封市戏曲家协会副会长、郑州宣化豫剧团团长、领航人李占峰带领下,赴郑州航空港丁庄村的慰问演出,诠释了正能量。参加观看的有关领导、专家、新闻媒体和观众,氛围活跃,不时响起阵阵掌声,给予了高度赞扬和肯定。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部讴歌时代、唱响主旋律,教育下一代感恩社会,实现梦想、放飞自我的真情实感的大戏,陶冶情操,受益匪浅。 郑州宣化豫剧团的戏曲文化作为河南戏剧文化的代表之一,其繁荣和发展,源于在国家政策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下,河南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建设的大力支持与发展下,登封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大力实施开放双枢纽战略,带动文化发展下,以及郑州宣化豫剧团在河南省登封市戏曲家协会副会长、团长、领航人李占峰带领演职员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下,取得的丰硕成果,促进河南戏曲文化持续繁荣,源远流长,为世人青睐。(记者 李新民 郭亮 通讯员 高晓云) ![]()
原作者: 记者 李新民 郭亮 通讯员 高晓云 豫民网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