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来到贺银吓家里时,她正在和公婆商量:“再过十来天,就能上山捋龙柏芽(一种灌木的嫩芽,可食用)了,咱仨干上半个月,能挣两千多块钱哩,到时候先把欠表姨家的钱还了,听说她急用钱!” 今年35岁的贺银吓是宜阳县花果山乡穆册村人。2013年2月,丈夫宋志朋被诊断为急性白血病后,贺银吓抱着只有7个月大的小女儿,和公婆开始四处借钱筹措医疗费。去年9月,丈夫病逝,撇给妻子的,除了两个年幼的女儿和一对年迈的父母,还有治病欠下的20多万元外债。 办理完丈夫的后事,不断有人劝贺银吓赶紧找个人家改嫁,她年龄不算大,好找,同时改嫁了也能把大部分债务留给宋志朋的父母。上门来劝说、说媒的人不少,可贺银吓没有动心。 贺银吓采取的第一个举动是和公婆合灶。贺银吓68岁的婆婆尚苗英说,他们老两口和儿子一家已经分灶多年,但儿子不在后,儿媳主动提出并灶,对她和老伴照顾得没得说。尚苗英心疼地说,眼下可苦了她这个儿媳妇了,贺银吓在花果山乡中心小学做代课教师,每月有1200元工资,但为了还债,她一年到头不得闲一会儿,春天下地挖野菜、夏天上山摘连翘、秋天帮种烟大户剥烟叶…… 贺银吓采取的第二个举动是挨个给借钱的亲戚朋友打电话。宋志朋去世后,不少人觉得借出去的钱恐怕要成“死账”了,理由是贺银吓在宋家待不长,宋家老的老、小的小,难有偿还能力,可贺银吓说,这些钱都是为志朋看病借的,咱在最困难的时候人家帮了咱,况且借给钱的,大多家境也不是很宽裕,有的还是为了帮他们找别人转借的,这些钱不还,她一辈子不会安心。于是,她挨家挨户给借钱的亲戚朋友打电话,在表示感谢的同时,郑重承诺:“当家的走了,欠您的钱由我慢慢还。” 如今,在当地政府帮助下,贺银吓12岁的大女儿被安排到宜阳县县城的一所小学免费读书,4岁的小女儿在乡里上幼儿园。贺银吓省吃俭用,已经还了近万元的外债。 “等明年孩子长大点儿,我准备去南方打工,尽可能多挣点儿钱还债。”贺银吓说 (洛阳文明网)
来自: 洛阳文明网 ;朱亚康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