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河南公益 好人好事 查看内容

蔡玉良:村民致富“领头雁”

2017-4-3 20:46 | 评论: 0|来自: 洛阳文明网

摘要:   近日,记者来到孟津硕丰种植专业合作社时,53岁的蔡玉良弯着腰,一个箭步从草莓大棚里钻了出来。  看着大棚外一棵棵新栽的果树迎风而立,大棚里一垄垄草莓长势喜人,蔡玉良咧着嘴,笑了。即使当了“大老板”, ...
 
近日,记者来到孟津硕丰种植专业合作社时,53岁的蔡玉良弯着腰,一个箭步从草莓大棚里钻了出来。

  看着大棚外一棵棵新栽的果树迎风而立,大棚里一垄垄草莓长势喜人,蔡玉良咧着嘴,笑了。即使当了“大老板”,蔡玉良依然坚持深入地头,记录各类水果的生长情况。

  蔡玉良是孟津县白鹤镇人,2009年下岗后外出打工,攒了些创业本钱。2012年2月,他回到家乡,与几个朋友合伙成立了孟津硕丰种植专业合作社,他任理事长。

  转眼5年过去了,合作社几经风雨,成为孟津县数一数二的“采摘大社”,覆盖1000余亩土地,建设120个大棚,吸纳309户农民入社,种植有草莓、葡萄、樱桃、猕猴桃、袖珍西瓜等十几种水果。创业后,他雇用了20名下岗职工、40多名失地农民和10多名残疾人。

  38岁的王海强就是其中一名。身有残疾的王海强,平日靠修电脑为生,经济来源不稳定。2014年,蔡玉良安排王海强到合作社上班,让他不用坐班,偶尔来维护办公电脑,旺季在家经营网店,每月工资2000多元。“工作不忙,不耽误平时‘接私活’。”王海强笑着说,对于这份工作,他十分满意。

  “安排残疾人来就业,是对他们生活上的帮扶,更是激励自己和其他村民不断前行,靠努力改变命运。”蔡玉良说,他心里还有一个更大的“致富计划”。机会在2015年出现了。孟津县农业局的领导找到他,问他愿不愿意当村民致富的“领头雁”,成立农民田间学校,培育掌握高效科技农业技术的新型农民。

  这和蔡玉良的“致富计划”不谋而合。很快,学校在合作社建了起来,除了有多媒体教室、图书阅览室,还有种植基地作为实践课堂。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作物大棚栽培技术、电商销售服务网络……蔡玉良邀请行业内的专家、技术员,对周边6个合作社、8个行政村、1900名合作社社员及失地农民、返乡务工青年进行培训。

  一次次培训,一场场讲座,提效增收是学员交出的答卷,这让蔡玉良十分激动,也充满信心。“原先请不动,现在是不请自来。”他说,只要大家愿意学习,掌握科学种植技术,离致富就不远了。

  蔡玉良还有一个身份,共产党员。蔡玉良常跟几个股东说,党员要为民服务。2014年4月,蔡玉良带头并动员合作社员工捐助4万元,为孟津县送庄镇十里村的两台机井安装配套设施;2015年,蔡玉良动员合作社捐资5万元,将送庄镇朱寨村的土桥加宽、硬化……

  “跟着蔡总干,致富有希望。”见记者来采访,在合作社里打工的几位村民忍不住凑上前看热闹,大家乐呵着说。

(洛阳文明网)
来自: 洛阳文明网 ;朱亚康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