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在濮阳县就有这么一个人,17年如一日热心地帮助他人,不计个人得失,用实际行动弘扬社会正能量,影响和带动身边无数人投身公益事业。他就是2016年7月荣登“中国好人榜”的濮阳公益同盟志愿服务队队长杨天飞。 1999年,刚从河南师范大学毕业的杨天飞放弃了到条件优越的城市工作的机会,主动选择了去仅有几座瓦房、百余名学生的濮阳县庆祖镇一所中学任教。“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回报母校,为贫穷的家乡培养人才。当时家人骂我傻,朋友、邻居都劝我放弃。每个月100元的工资让我的生活捉襟见肘,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杨天飞说,工作之余,他骑着摩托车挨家挨户走访,一年两万公里的行程见证了他为学生的付出。 “第一个学期之后,我所带的班少了十几名学生,都是因家庭条件不好,辍学种地去了。我那时就下了决心,能帮就帮。”他说,曾有一个学生在开学后告诉他,家里连买肥料的钱都没了。杨天飞听后记在心里,在一次家访时,悄悄把500元钱放在那个学生家里。2002年,杨天飞得知班里一名女生因为缺少关爱欲离家出走,便对她百般呵护。在随后3年有余的时间里,杨天飞照料她的生活、辅导她的学习,直到她快乐成长。2008年,濮阳县第三中学高三学生刘蓉蓉得了白血病,在经济很不宽裕的状况下,他带头捐了500元…… 2012年12月,杨天飞联络朋友、亲戚利用网络创建了爱心QQ群“濮阳公益同盟”,同时成立濮阳公益同盟志愿服务队,招募爱心志愿者加入。不到半年的时间,便发展了600余名志愿者,成员涉及濮阳县各行各业。他们专注于助人为乐、传递爱心、关爱弱势群体,同时开展各种公益活动。 杨天飞每天都在为公益事业忙碌着,未成年人教育更是他长期关注的重点。他经常带领志愿者深入农村走访,随时对需要帮助的对象伸出援助之手。有一次,杨天飞在农村走访时,了解到濮阳县白??乡陈庙庄村,一名12岁的小女孩没有了父母,爷爷是肝癌晚期患者,家境十分困难。于是,他带领志愿者给她家里送去了棉袄、被子、牛肉、食用油等物品和爱心帮扶款3000元,并且制订了长期帮扶计划。他还组织热爱公益的人士与濮阳县郎中乡大赵寨村小学进行一对一帮扶,开展书信往来,给予孩子们亲情关怀。2015年6月1日,他创办的濮阳公益同盟志愿服务队给濮阳县渠村乡刘海村捐赠了1500余件儿童服装、400册儿童图书、35件儿童玩具,捐赠物资在5万元以上,让这些滩区贫困儿童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儿童节。 多年来,杨天飞做的好事连他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件了。濮阳县习城乡张震国的儿子从出生就患有苯丙酮尿症,刚3岁又得了罕见的肾透明细胞肉瘤。杨天飞闻讯,马上发起募捐号召,联络了240余名爱心人士慷慨解囊,仅3天时间就募捐15230元。当得知一个惨遭交通事故的小女孩生命垂危,急需RH阴性血的消息后,杨天飞马上发布寻找RH阴性血通告,不到两天时间寻得17名RH阴性血人士,为濮阳市血库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2016年元旦,杨天飞组织濮阳公益同盟志愿服务队的80余名志愿者,携带手套、耳暖、鞋垫等保暖用品为全县100余名环卫工人进行现场捐赠,令环卫工人十分感动;去年农历腊月初八,他带领志愿者把准备好的腊八粥免费送到环卫工人、老人、孩子、司机等手中,让人们感受到了冬日里的温暖。 杨天飞组织志愿者在濮阳县解放路与红旗路交叉口建起了一面公益友善墙,让人们可以捐献衣服。除此之外,他还在墙上做了一个便民书柜,号召人们把家里闲置的图书捐献出来,供更多人阅读。他还自费订了报纸,每天由邮递员放在书架上,免费提供给人们阅读。这面公益友善墙上还设有便民工具柜,放有打气筒、雨伞等物品,在悄无声息地向人们传递友善和爱心,倡导文明风尚。 “我最大的心愿是人人都当志愿者,存好心做好事。看到服务队里的新面孔越来越多,是我公益路上最开心的事。”杨天飞说。 (濮阳文明网)
来自: 濮阳文明网 ;朱亚康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