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志愿者走进爱心课堂,筑梦孩子成长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为了陪伴郑州市丰乐社区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度过一个更有意义的暑假,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绿城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13名志愿者,带着热爱与激情来到绿城服务站提供的社区“爱心课堂”站点,结合学院和专业特色,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 郑州市绿城服务站暑期爱心课堂已砥砺前行12载,7月3日-7月26日,举行“暑期爱心课堂”活动。暑期爱心课堂分“暑期作业辅导”、“数学”、“趣味英语”、“作文”4个辅导专题。同时,组织爱心课堂的孩子们开展做小义工、参观省少儿图书展等一系列活动。此次志愿者们将依据4个辅导专题,带领孩子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爱心雨露润孩童:尽己绵薄之力,辅导假期作业 “由于丰乐社区内有两个都市村庄,多数父母因打工无暇看管自己的孩子,所以今年社区内报名参加本期爱心课堂的孩子数量超过了200余人,我们根据社区站点的承受能力,按照家庭需求程度挑选出40名孩子参加此次活动。”社区站长陈骋为志愿者讲到。他期待志愿者们此次到来,能在4个辅导专题之外,为孩子们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增长孩子们的见识,提高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带着站长的期许,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引导孩子们回顾已学知识,预习书本内容,实践队员们每周一、三、五的上午对孩子们进行暑期作业辅导。 “哥哥,这个顶角的度数怎么计算啊?”,“姐姐,这个作文题目你能帮我想个更精彩更吸引人的吗?”,“哥哥...”孩子们对志愿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每次辅导作业时的上午,课堂上问问题的声音此起彼伏。 志愿者王华山在辅导完作业后感慨道:“我以为枯燥无味的作业辅导课,但没想到孩子们这么踊跃地提问,孩子们学习的热情非常高。但是从中我们也能看到,他们所问的问题大多是本年级已学过的简单内容,但是还是不懂,接下来的日子我们也会帮助他们加强基础概念的练习,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水平。” 孝心故事育稚儿:故事新讲,寓意深刻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孝文化,对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但现在的孩子由于多是独生子女,独享着父母的宠爱,却反而忽视了对父母的关爱。 为了教育孩子们懂得感恩,并引导孩子们理性选择孝顺父母的方式,在趣味团体活动课上,志愿者王华山通过提问引出二十四孝中的故事《卧冰求鲤》。 二十四孝故事是中国古代经典的讲述“孝心”的故事。其中,《卧冰求鲤》更是经典中的经典,但由于故事中的一些内容已经不符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志愿者王华山通过将老故事新讲的方式,教会孩子们要懂得感恩,并引导孩子们理性选择孝顺父母的方式。 在听完故事后,有一个小女孩主动站起来谈自己的感受时说到:“虽然王祥的继母对其不好,但是王祥在继母想吃活鱼时,还是冒着严寒为继母捕鱼,这是非常孝顺的。而我们的父母,本身对我们就很好,我们应该更加孝顺父母,但是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很高兴孩子们能懂得感恩与孝顺,这是我今天为大家讲这个历史故事的初衷,课前的充分准备与演练在我看来,一切都很值得。”志愿者王华山对记者讲到。 趣味游戏燃童心:精彩互动,调动孩子们参与积极性 日本学者曾说,游戏是孩子的第二生命,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在作业辅导之余,志愿者们还带领孩子们参与了多项趣味小游戏,这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环节。 合力吹气球的游戏,孩子们自告奋勇跃跃欲试。志愿者们将孩子们分为四人一组,依次进行抽签,4个纸签上分别写着“手”、“嘴”、“脚”、“屁股”等字,抽到“手”的组员向主持人要气球,然后拿着气球给抽到“嘴”的组员吹,吹完后,抽到“手”的组员再打个结,然后给抽到“脚”的组员,抽到“脚”的组员用腿夹住气球将气球放在地上,抽到屁股”的组员用屁股把气球压烂。 游戏过后,一名孩子对着记者说:“哥哥姐姐们这次策划的游戏,我们都很喜欢参加,我在其中感受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也更加懂得融入集体的快乐。” 而在另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中,有两个孩子即兴表演了“颠倒词”,结尾时,一个孩子讲到:“志愿者们祝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另一个则对答道:“小朋友们祝哥哥姐姐们永远开心,幸福美满。” 有心的举动让志愿者热泪盈眶,志愿者魏云云感慨道:“我们用心为孩子们做的一切都值得。她们值得被关爱,被呵护,我们在她们的身上也学到了珍惜与感恩。同时此次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也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验快乐,趣味团体活动课还加强了实践队员和孩子们之间的互动,和他们在一起我们很开心。”
河南省大爱郑州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