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余庆敖溪镇华盛中医门诊部杨华院长率领医务人员来到大乌江镇银坝村,闻讯赶来的村民把挤的道路水泄不通,杨院长和医务人员认真接诊每一位患者,一位腰椎病的老人给杨院长叙述:他患腰痛病十多年,先后去过北京、上海、贵阳、遵义、等几十家大医院,治疗无效。杨院长对他进行了认真检查、询问,建议他到敖溪镇华盛中医门诊部进行系统治疗并给该患者留下了电话号码。 一位70多岁脑中风患者来的家人来到杨院长面前,病人家属口述:他母亲患病五六、年,卧床不起后经遵义医学院诊断为脑梗死,杨院长仔细询问病情后,建议到华盛中医门诊进行治疗。 医疗队为一百多名患者进行了诊疗、并宣传了卫生健康、防病知识,夕阳西下,杨华院长率领的医疗队走到村口,村民们送医疗队到大路边,村委会主任拉着杨华院长的手说:你们百忙之中来到我们村,为我们村民送医送药,让村民在家门口接受中医专家的诊疗,我代表全村民众感谢你们,希望你们常来! 县委,县政府,从人力,财力,政策等方面强化县,乡(镇)村三级医疗网的基础建设,医务人员的队伍建设,近年来,遵义市余庆县县委,县政府,把发扬光大祖国医学、传承中医中药事业、推动中草药种植加工当作重中之重,使余庆县跨入全国中医药先进县行列。 余庆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建设,从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中医药传承、发扬光大等方面进行细化、强化,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投入资金为每个乡、镇卫生院建立了中医馆、国医馆,使中医馆、国医馆,中医药事业成为余庆县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一道风景线,余庆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批准成立:余庆敖溪镇华盛中医门诊部。 该中医门诊部占地近2万平米、停车位近200个、建筑面积近3000平米。位于贵州省遵义市道安高速公路出站口8公里,湄潭县、凤岗县、余庆县三县交界处,邻近三县交界有15个乡镇近50万人口,门诊部以传统中医、中药、山草药、生草药为主要治疗手段。
以上为患者烫伤时图片 以上图为: 一名严重烫伤的患者,经余庆县华盛中医门诊部、杨华院长带领他医生团队,用简单方法精心治疗,使患者很快康复,患者脸部、前臂等烫伤处没留任何疤痕,患者及家人非常感激。 相关连接: 杨华 法名杨宗华,汉族,1964年3月出生。自幼酷爱中医药,8岁能熟背“四大药性”,熟记中医基础理论。 1984年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 1989年取得了“贵州省个体开业行医执照”。 1995年在四川峨嵋国际气功大学中医及武术系任教。 1997年取得了中医师职称。 2002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授予:武术段位4段(青虎)。 先后被聘辽宁省军区门诊部中医科、辽宁省葫芦岛市慈济医院中医科、贵州遵义华溪医院中医科、遵义坪桥医院中医科等单位工作。 2007年以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方式,宣传“中医药”并成立了贵州省湄潭县新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有限责任公司,每天出工10-15支放映队走村串寨,其中有科教片,专门宣传“中草药”的种植加工技术,并引导百姓了解中医药服务。 2008年12月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予: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国先进个人”称号,被遵义市文化局、湄潭县人民政府授予“特别贡献奖”称号。 同时用中医药配方生产的“高原玛卡”系列保健养生酒远销海内外,独立拥有“注册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 2016年在香港成立中国苗医苗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苗医苗药研究院。 2016年个人独资近1000万元,成立余庆县敖溪镇华盛中医门诊部。 2017年被特邀参加(北戴河)第五届中华中医药创新论坛。 几十年行医中先后拜了9位民间中医师父、3位武术名家。先后跟随沈海青、陈朋久、毛异仁、杨金华等老中医学艺。又跟随武术名师学习传统武术;之后又跟随国家级武术判员“七星螳螂拳”传人霍瑞亭老师学习中医和武术。近年又拜有“医圣传人”美誉的朱文正老先生学习中医绝学。( 记者 李新民 郭亮 通讯员 张彦朝 高晓云)
原作者: 记者 李新民 郭亮 通讯员 张彦朝 高晓云 豫民网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