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大肠肛门病学》书评 李新民 中医文化历史悠久,大肠肛门疾病作为中医洪流的一个分支,其文献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770年,在《山海经》、《庄子》等古籍中就有痔、瘘等疾病的论述。河南作为中医文化的发源地,名医辈出,如人文始祖黄帝,医圣张仲景等,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中医药文化不仅开遍华夏大地,而且享誉国际。大肠肛门疾病发展至今,历经数千年各代医家的不断研究和完善,相继有百余部著作中都有对大肠病和肛门病较为详细的论述。在全国名老中医宋光瑞教授和其弟子宋太平、巩跃生、魏淑娥、刘全林等20余位肛肠学者历经数年不间断的收集整理下,编撰而成中西医结合诊疗大肠病和肛门病的《新编大肠肛门病学》一部巨著,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自本著作出版以来,先后收到国内数百位读者的来信、来电、以及来院问询。该书共计200万字,500余幅图,是1985年宋光瑞教授等出版的《中国大肠肛门病学》以后,我国又一部介绍大肠病和肛门病的专科巨著。欣悦之余,感到有必要向广大读者作一推荐。 该书由宋光瑞教授和胡伯虎教授主审,宋太平、巩跃生等4位教授主编,20余位肛肠学者共同编撰而成。该书以实用为主导,内容涵盖面广,汇集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诊疗之所长。文中图文并茂,解剖和手术操作等以图解表达,学术理论既丰富,又便于读者阅读和应用。还涵盖有大肠肛门病诸多新理论、新概念和新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热点、难点探讨。 综合而看,该书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全面性。该书共二十八章,包含有大肠肛门病以及大肠肛门综合征等100余个病种的详细论述。从大肠肛门病发展史至具体疾病的论述、诊疗、护理以及并发症的处理,逐节绘制。此外,对当今热点问题,如微创手术、无痛手术、术后快速康复、大肠微生态学以及专科医生的培养等有较深入的阐述。书中重笔阐述了炎症性肠病和大肠肛门恶性肿瘤,对肛门病的新技术、新方法不留余笔。同时还囊括有阑尾疾病、大肠肛门综合征、大肠寄生虫病、大肠肛门创伤以及大肠肛门异物等。第二,实用性。该书内容贴切临床诊疗,按概述、流行病学、病因病机、病理、临床表现、检查及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并发症、预后、预防及进展等进行编写,同时具有中医、西医以及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新技术,内容实用而且具体。文字精准,在诊疗的难点中,附有图示,方便读者理解和应用,兼具理论的广度和深度。第三,权威性。在章节内容中,既有中医经典条文引述,又有世界公认的最新诊疗路径及方案。该书的编者均是本学科临床一线专家学者,临床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同时,该书由业界名老中医药专家宋光瑞、胡伯虎两位教授做主审,学术上严格把关。 第四,新颖性。该书内容新颖,将近年来最新的诊疗技术和标准收录书内,疾病的外科手术步骤清晰,图文并茂。具体疾病章节后都附有作者经验及独特诊疗见解,这是其他著作鲜有之处。 综上所述,该书是一本论述大肠病和肛门病的专科巨著,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行文流畅,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一部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兼具的肛肠学术著作,实为肛肠科、普外科及消化科医者和学者的良师益友。 相关链接—— 主编简介 宋光瑞,男,于1939年出生于河南省安阳县,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任郑州市向阳中心医院院长、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河南中医学院附属肛肠病医院)院长兼书记,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的全国第二批500名著名老中医之一,终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肛肠病杂志》副主编,先后获得“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等荣誉称号。先后为河南省第七次党代会党代表,河南省第五、六、七、八届政协委员等。 1986年在郑州市陇海东路51号建立一所主治大肠肛门疾病的中医三级甲等专科医院(2012)、河南中医学院附属肛肠病医院(2012)—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60年来,先后研制出“双白健脾胶囊”等30余种专科用药。主持研发了“自动洗肠机”等十余种专科设备。先后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先后主编及参编了《中国大肠肛门病学》、《中国肛肠病学》、《中医肿瘤治疗学》等30余部著作。现任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肛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肛肠分会副主任委员等。热衷于中医事业,培养了数百名肛肠人。擅长主治:痔病、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直肠脱垂、结直肠炎,便秘及结直肠恶性肿瘤等肛肠疾病。 胡伯虎,男,1942年,生甘肃天水人。1979年考取中国中医科学科院中西医结合研究生班,导师是著名肛肠病专家周济民、史兆岐。1982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其毕业论文获中国中医科学院1982年科研成果二等奖。留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工作。1985年胡伯虎被调入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先后任教育处副处长、基础部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落成后,任肛肠科主任。长期从事大肠肛门疾病的临床,科研与教学。对痔、肛瘘、肛裂、便秘、炎症性肠病等大肠肛门病有丰富临床经验,他研究的《苁蓉通便口服液》为国家级新药,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首届老年用品博览会金奖,国家发明专利等,主编专著有《实用痔瘘学》、《大肠肛门病治疗学》、《大肠肛门病问答》等。曾应邀赴日本、美国、印尼等讲学及临床。现兼任中国大肠肛门杂志副主编、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中国医学促进会肛肠分会,北京肛肠学会顧同等职,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评为中医肛肠著名专家。 巩跃生,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副院长,全国肛肠学科名专家、河南省肛肠学科名专家、全国肛肠学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肛肠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肛肠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郑州市中西医结合肛肠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全国名老中医宋光瑞教授的学术继承人。从事肛肠专业三十余年,发表论文50余篇;研制出了治疗肛门病和大肠病的一系列方药二十余种。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疗效显著。主编了《大肠肛门病综合征》一书和副主编了《中医肿瘤治疗学》等五部书籍,获省、市级科技成果奖6项,专利5项。多次被授予省、市卫生先进工作者,郑州市跨世纪人才等荣誉称号。擅长主治:痔、肛瘘、肛裂、直肠脱垂、肛周脓肿、先天性肛门闭锁、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便秘等炎性肠病。 魏淑娥,女,主任医师。中共党员,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副院长,从事肛肠专业30年余年,获省、市级科技成果奖多项,多次被授予省、市卫生先进工作者,郑州市跨世纪人才,“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1995年“花瓣样切口根治高位肛瘘357例”被评为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曾参加《中国肛肠病学》一书的编写,主持编写《现代肛门病学》、《常见肛肠病的防治与食疗》等六部书籍。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国家专利5项。 全国肛肠学科名专家、河南省肛肠学科名专家、全国肛肠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干部保健肛肠专业首席专家、郑州市肛肠专业首席专家、省市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擅长主治:痔疮,肛裂,肛瘘,肛周脓肿,顽固性便秘等肛肠疾病。 刘全林,男,主治医师。研究生学历,郑州市大肠肛门病研究所所长。从事肛肠专业研究及临床工作7年来,获省级科技成果奖3项,获得河南省中医药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研课题5项。编写著作3部,在编著作5部。发表国家级及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肛肠学会理事,河南省中医治未病学会理事,河南省中医诊断学会理事,河南省抗癌学会青年委员,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郑州市中西医结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理事。擅长主治:痔疮,肛裂,肛瘘,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癌,便秘等肛肠疾病。(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供稿)
上海雪儿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