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君(克克)所著的《共创式OKR管理》一书中,详细阐述了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标与关键结果)的设定方法论。其核心在于OKR-C-TODO模型,这一模型为OKR的设定提供了一个结构化和系统化的框架。
OKR-C-TODO模型详解
OKR(目标+关键结果)
O(Objective,目标):目标需要具有挑战性、可衡量性,并且与组织的整体战略相一致。它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方向和期望达成的结果。
KR(Key Results,关键结果):关键结果是衡量目标是否达成的具体指标。它们应该是具体、可衡量的,并且与目标直接相关。
C(关键挑战)
在设定OKR后,团队需要分析达成这些目标所面临的关键挑战。这些挑战可能来自内部或外部,需要团队成员共同识别并理解其背后的实质性关键因素。
对关键挑战的分析有助于团队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策略,以克服这些挑战并达成目标。
TODO(核心行动)
针对分析出的关键挑战,团队需要采取核心行动来克服这些挑战。这些行动应该是具有关键意义的、策略性的,并且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计划上。
TODO不仅关注行动本身,还强调行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以确保团队能够高效地推进工作并达成目标。
OKR设定的其他关键要素
除了OKR-C-TODO模型外,《共创式OKR管理》还强调了以下OKR设定的关键要素:
全员参与:OKR的设定不应该只是管理者的工作,而应该让全体员工都参与其中。通过全员参与,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共创共享:OKR的设定过程应该是一个共创共享的过程。团队成员需要共同讨论、协商并达成共识,以确保OKR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跟进与迭代:OKR的设定并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需要不断地跟进和迭代。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反思,团队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以确保OKR始终与组织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实践应用
在实践中,团队可以运用《共创式OKR管理》中提供的方法和工具来制定和管理OKR。例如,可以使用ME-WE-ALL工具来帮助团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OKR,确保目标设定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还可以运用“三只青蛙工作法”进行过程跟进,以及OKR迭代三问法进行OKR的迭代优化。
《共创式OKR管理》中的OKR设定方法论为团队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框架,有助于团队更好地制定和管理OKR,以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来自: 开封市志愿者协会 ;原作者: 郑东启 开封志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