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开封市志愿者协会迎来漯河市巾帼志愿者协会、漯河市幸福沙澧社区服务中心赵丽秋会长一行五人(会长赵丽秋,秘书长吕贺霞,副会长黄亚丽,副秘书长王玉,宣传部长王云)到访交流。双方围绕志愿服务组织统筹管理、项目化运作模式及“黄手环行动”等重点工作展开深入探讨,旨在通过经验互鉴推动两地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友好会晤:搭建跨区域交流平台 座谈会上,开封市志愿者协会理事长赵伟首先对赵丽秋会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漯河与开封同为中原文化名城,志愿服务事业既有地域特色,也面临共性挑战,此次交流是一次难得的“传经送宝”机会,期待两地协会在项目设计、资源整合等方面碰撞出创新火花。 随后,开封市志愿者协会相关负责人系统介绍了协会发展历程及运作机制。从志愿者注册管理、服务时长记录,到项目策划、资源对接,协会形成了“注册-培训-服务-评估”全流程管理体系。同时,负责人也坦诚分享了当前面临的瓶颈,如专业人才短缺、项目可持续性不足等,引发与会者共鸣。
项目化运作:志愿服务从“零散”到“系统”的升级 协会秘书长邢俊娜详细解读了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的运营模式。她介绍,开封市志愿者协会近年来聚焦“项目化”导向,将志愿服务从单一的“活动型”向“品牌型”转型,围绕助老、助残、社区治理等领域打造了一批特色项目。例如,针对老龄化社会需求设计的“乐邻社区志愿服务站”、“益行夕阳”,通过“定期探访+专业服务”模式,为独居老人提供多元化帮助;针对残障群体开展的“手语课堂”,则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体系,累计服务听障人士超千人次。 “项目化运作的核心是‘精准对接需求’。”邢俊娜表示,协会通过社区调研、大数据分析等方式梳理民生痛点,再以项目为载体整合志愿者技能、社会资源,形成“需求-策划-执行-反馈”的闭环管理,有效提升了服务效能。
手语工作室:搭建美无声的世界 为构建无障碍沟通环境,开封市志愿者协会手语工作室以场景化培训模式,将手语服务融入学校、社区、窗口单位,形成“需求洞察-定制课程-长效赋能”体系。 创新模式提升培训实效:采用“聋人导师+健听讲师”双轨教学,聋人导师示范实践,健听讲师解析文化内涵,满意度提升至91%。打造“无障碍沟通实验室”开展沉浸式体验。 长效机制推动生态共建:将手语培训送进学校、窗口单位、联合高校成立联盟。项目累计开展培训150余场,覆盖超5000人,推动“人人学手语”成为城市文明新风景。 手语工作室负责人曹玉芬表示,未来将拓展更多场景,让手语成为开封“温暖之城”的文明符号,持续助力聋人群体融入社会,提升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
黄手环行动:用爱点亮迷路者的回家路 作为此次交流的重点议题,“黄手环行动”项目负责人孟玲详细介绍了该项目在开封的落地实践。她提到,“黄手环”是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发起的公益项目,通过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失智老人等特殊群体佩戴刻有个人信息的黄色手环,帮助他们在走失时及时联系家人。开封市志愿者协会自2018年引入该项目以来,已联合社区、医院、派出所等多方力量,累计发放黄手环3000余个,成功协助20余位老人平安回家。 “每个黄手环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牵挂。”孟玲分享了项目执行中的感人故事:一位患有认知障碍的老人在佩戴黄手环后走失,民警通过手环信息迅速联系到家人,避免了悲剧发生。她表示,项目的持续开展离不开志愿者的耐心宣传、专业团队的技术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爱心捐赠,未来协会将进一步扩大项目覆盖面,让“黄手环”成为城市温情的流动符号。
互动交流:经验共享破解发展难题 赵丽秋会长对开封市志愿者协会的工作成效表示高度认可,并介绍了漯河市巾帼志愿者协会的组织架构及特色项目。她提出,两地协会在项目设计、志愿者激励机制等方面可进一步加强合作,实现资源互补。 针对漯河市同仁提出的“如何提升志愿者参与积极性”“项目资金如何可持续筹措”等问题,开封市手语工作室项目负责人曹玉芬结合自身经验解答:“通过‘志愿服务积分兑换’‘优秀志愿者表彰’等机制增强归属感,同时积极对接企业、基金会等社会资源,以‘公益创投’形式拓展资金渠道。”双方还就党建与志愿服务融合发展展开探讨,协会党支部书记郝景泰分享了“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的工作思路,强调通过党组织凝聚力量、指引方向,确保志愿服务始终与社会需求同频共振。 项目负责人郭玫和李海燕针对不同问题参加了分享。
展望未来:携手共绘志愿服务新蓝图 此次交流活动持续近3小时,双方在热烈氛围中达成多项共识。赵丽秋会长表示,开封市志愿者协会在项目化运作、精细化管理方面的经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将把“黄手环行动”等优秀项目引入漯河,同时期待建立长效交流机制,推动两地志愿服务事业协同发展。 赵伟理事长总结道,志愿服务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此次交流不仅是经验的分享,更是初心的共鸣。未来,开封市志愿者协会将继续秉持“专业化、项目化、常态化”理念,深化与兄弟协会的合作,以更优质的服务回应民生需求,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贡献志愿力量。 此次跨区域交流活动,既是两地志愿服务组织互学互鉴的生动实践,也为全省志愿服务事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随着志愿服务项目化、规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幅“志愿红”温暖中原大地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开封市志愿者协会 2025、4、30
来自: 开封市志愿者协会 ;原作者: 郑东启 开封志愿者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