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的风云变幻中,企业的兴衰交替总是扣人心弦。有些曾经辉煌的巨头,在时代的浪潮中折戟沉沙;而有些企业却能打破困境,实现凤凰涅槃。今天,我想给大家推荐一本深度剖析企业转型奇迹的书籍——古森重隆的《灵魂经营——富士胶片的二次创业神话》。 这本书的作者古森重隆,堪称商业传奇人物。1939年,他出生于中国东北,1963年从东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便踏入了富士胶卷公司(现富士胶片控股公司),开启了他在富士漫长而精彩的职业生涯。在公司里,他历经多个重要部门的历练,从基层一步步走向权力核心。2000年,古森重隆就任富士胶片全球总裁,2003年担任CEO,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富士胶片成功实现了起死回生的惊险一跃,成为全球商业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0年,对于富士胶片来说,是一个命运的转折点。此前,富士胶片在全球胶片行业风光无限,市占率高达33%,胶片业务贡献了六成的总收入和三分之二的总利润,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富士的胶卷冲印房,其在行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然而,数码相机的迅猛崛起,如同一场狂风暴雨,彻底颠覆了整个胶片行业。数码成像技术凭借“所见即所得”的便捷性,对传统胶片形成了降维打击,富士胶片的核心业务——彩色胶卷的需求锐减,市场瞬间崩溃,公司陷入了生死存亡的绝境。 面对这前所未有的危机,古森重隆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果敢的决策力。他带领富士胶片推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提出了中期经营计划“Vision75”。这一计划堪称富士胶片转型的核心纲领,主要包含“三个举措”和“一个基础” :“三个举措” 是指,像左脚踩刹车一样,坚决实施彻底的经营结构变革,大幅削减胶片业务规模,关停并转相关生产线,优化人员配置,先后裁员5000人 ;同时右脚踩油门,积极构筑新的发展战略,全力开拓新业务,深入挖掘自身技术优势,在数码影像、光学元器件、高性能材料、印刷系统、医疗生命科学、化妆品等多个领域进行布局;此外,还加强业务间协同,强化关联经营,提高整体运营效率。“一个基础”则是提升员工的意识和活力,通过组织培训、文化建设等方式,让员工理解并支持公司的转型决策,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工作热情,为转型提供坚实的人力保障。 富士胶片进入化妆品领域的决策,看似跨界巨大,实则是对自身技术的深度挖掘和巧妙运用。胶卷的核心成分明胶,与人体皮肤主要成分胶原蛋白紧密相关,富士胶片在长期的胶卷生产过程中,掌握了先进的明胶抗氧化技术。基于此,他们果断将这一技术应用到化妆品制造中,推出了自有美妆品牌“艾诗缇”(ASTALIFT),迅速在竞争激烈的化妆品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在医疗健康领域,富士胶片也成绩斐然,凭借在胶片成像技术上的深厚积累,成功研发出核磁共振、CT系统、超声设备等高端医疗设备,以及生物制药等产品,为公司开辟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与富士胶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柯达,同样是胶片行业的巨头,柯达虽然也意识到了数码技术的冲击,也尝试进行转型,但最终还是在2012年宣布破产。古森重隆在书中深入剖析了两者的差异,他认为,柯达对传统领域优势过于自信,对数码时代到来的判断滞后,行动迟缓;在未来战略上,柯达局限于成为单纯的数码企业,而富士胶片选择了多元化经营的道路,这使得富士胶片能够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寻找生机,分散风险。 在《灵魂经营》这本书中,古森重隆不仅详细阐述了富士胶片转型的过程和决策依据,还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70多年的经营哲学与处世之道。他提出,企业要具备不断创新的精神,持续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才能获得持续发展。在面对危机时,经营者要有快速作出决策(quick decision)和快速掌握理解事实(quick understanding)的能力,要敢于割舍,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同时,企业要善于挖掘自身技术优势,寻找新的应用场景,实现跨界发展 。 对于当下众多企业来说,这本书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技术迭代日新月异,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企业随时可能面临行业变革带来的冲击。富士胶片的成功转型,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无论是在战略规划、技术创新,还是在危机应对、人才管理等方面,都能让企业管理者从中获得灵感和启发。它也适合对商业管理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逆境中崛起的艰辛历程和成功秘诀,感受商业决策的智慧与力量。 《灵魂经营——富士胶片的二次创业神话》不仅仅是一本讲述企业转型故事的书,更是一本蕴含着深刻商业智慧和人生哲理的佳作。它让我们看到,在时代的浪潮中,只要坚守创新精神,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果敢决策,勇于变革,企业就能在困境中找到出路,实现浴火重生,铸就新的辉煌。
来自: 开封市志愿者协会 ;原作者: 郑东启 开封志愿者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