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善读书院】叶颖:陪伴赋能,温柔有光

2025-7-28 19:20 |原作者: 郑东启 | 评论: 0|来自: 开封市志愿者协会

摘要: 通过美新路公益基金会在线收看了今晚“她力量”系列直播第五期:由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联合创始人、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培训总督导叶颖老师分享的“陪伴赋能,温柔有光”。 在公益理念层面,叶颖老师近20年坚 ...

通过美新路公益基金会在线收看了今晚她力量系列直播第五期:由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联合创始人、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培训总督导叶颖老师分享的“陪伴赋能,温柔有光”。

在公益理念层面,叶颖老师近20年坚守公益,将公益融入日常生活,让我深刻认识到公益不是一时的冲动与热情,而是一场需要长久坚持的马拉松。这使我反思社团活动,我们不应仅满足于组织几次短期活动,而要思考如何构建长效机制,让公益真正成为社团成员生活的一部分,让每一位成员在日常点滴中践行公益理念,将公益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关于角色转变与成长,叶颖老师从惠泽人的“大朋友”志愿者成长为公益培训师,再到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的联合创始人,这一路的身份转变让我看到在公益领域不断成长的无限可能。她的经历告诉我,在社团中,成员不应局限于单一角色,要勇于尝试不同岗位,积极学习和积累经验。比如,从活动执行者到组织者,从服务提供者到项目策划者,每一次角色的转变都是一次成长的机遇,都能让我们看到公益事业的不同侧面,提升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为社团发展和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在女性身份与公益事业平衡方面,叶颖老师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韧性,在家庭、事业与公益间找到平衡,这对身为女性的社团负责人来说意义非凡。她让我明白,女性在公益事业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我们可以利用细腻的情感去感知服务对象的需求,用坚韧的毅力克服困难。同时,在面对多重角色时,不必追求完美的“兼顾一切”,而是要像水一样保持弹性,根据不同情境灵活调整,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为社团带来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从专业公益的角度,叶颖老师专注于“专业志愿精神”的培育,这让我意识到社团开展公益活动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而要追求专业化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对成员的培训,提升他们在志愿服务中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例如在组织关爱弱势群体活动时,学习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服务对象,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只有通过专业化的公益参与,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让公益活动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用,让社会变得更有温度 。

 

 


来自: 开封市志愿者协会 ;原作者: 郑东启 开封志愿者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