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善读书院】全媒体时代社会服务项目传播力锻造

2025-9-12 07:03 |原作者: 郑东启 | 评论: 0|来自: 开封市志愿者协会

摘要: 一场关于圆桌会议组织之道的沉浸式教学,以其直击痛点的实时中断机制和毫不留情的精准点评,为与会学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维冲击。 近日,一场以“如何高效组织论坛类圆桌会议”为主题的沉浸式教学体验活动在学术交 ...



一场关于圆桌会议组织之道的沉浸式教学,以其直击痛点的实时中断机制和毫不留情的精准点评,为与会学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维冲击。

近日,一场以“如何高效组织论坛类圆桌会议”为主题的沉浸式教学体验活动在学术交流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战模拟相结合的方式,深度剖析了圆桌会议组织的核心要素,包括嘉宾邀请、主持人选择、议题设计及时间管理等关键环节。

 

01 活动背景与意义

圆桌会议作为一种平等、开放、互动的会议形式,近年来在学术交流和决策咨询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传统会议形式不同,圆桌会议强调所有参与者平等对话、充分交流和协商共识。

高效的圆桌会议不仅能够收集集体智慧,还能有效解决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间隙,形成能够调动群体积极性的行动方案。本次沉浸式教学活动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开展,旨在提升学员组织高质量圆桌会议的能力。

 

02 核心要素解析

嘉宾邀请与主持人选择

 

根据议题需要邀请合适嘉宾是圆桌会议成功的基础。主办方需要根据会议主题和讨论深度确定参会规模,一般建议在10-20人之间,以确保会议效率和讨论质量。

主持人的选择至关重要。优秀的主持人需要保持中立立场,不偏向任何一方,确保讨论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同时,主持人还要能够鼓励积极参与,确保每位参与者都有机会发表意见。

 

议题设计与第三方评述

议题设计应当遵循重要性、现实性、可讨论性和关联性原则。针对不同受邀人的专业背景设计专题议题,能够更好地引导讨论深度和广度。

第三方评述在圆桌会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客观中立的评述能够为讨论提供外部视角,帮助参与者跳出固定思维模式,促进更深层次的思考和交流。

 

时间管理与发言控制

活动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实时中断机制。主持人严格执行会前设定的时间限制,对超时发言实行毫不留情的中断政策。

这种看似严苛的做法实际上确保了会议的高效进行,避免了个别参与者垄断发言时间的情况,让所有参会者都能充分表达观点。

 

03 沉浸式体验特色

本次教学活动采用了独特的沉浸式体验设计,学员不仅是听众,更是会议模拟的参与者。通过实战演练,学员亲身体会到了圆桌会议组织的难点和要点。

活动中,导师的直击点评尤为精彩。不留情面的专业指正让学员深刻认识到组织过程中的不足,这种“记忆难忘”的教学方式获得了学员的一致好评。

一位参与活动的学员表示:“导师的直击痛点点评让我受益匪浅。这种 immersive experience(沉浸式体验) 确实让我们这些学员淋漓通透,对圆桌会议组织的要点有了更深的理解。”

 

04 教学成果与影响

本次活动通过理论讲解和实战模拟,使学员掌握了圆桌会议组织的核心技能。包括如何根据议题需要邀请嘉宾、如何选择合适的主持人、是否需要第三方评述、如何设计针对性议题以及如何有效控制会议时间。

活动组织者强调:“圆桌会议的成功关键在于充分的会前准备和严格的会中控制。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确保会议达到预期效果。”

本次活动为学员提供了全面的圆桌会议组织方法论,包括嘉宾邀请、主持人选择、议题设计和时间控制等关键要素。

通过沉浸式体验和直击痛点的精准点评,学员们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更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这种创新教学方式为未来的学术交流和会议组织提供了新范式,必将对提高学术会议质量和效率产生深远影响。

 

 

 

 

 

 

元宝:

志愿服务主题圆桌会议全流程设计方案

一、战略定位与核心目标

  1. 会议定位:构建"---"四方对话平台,推动志愿服务从活动化向体系化升级
  2. 核心目标

产出《区域志愿服务发展白皮书》

促成3个以上跨界合作项目签约

建立常态化志愿服务专家智库

二、议题系统设计(3+1模块)

模块1:政策与生态

议题1.1:志愿服务立法保障的地方实践(政策专家)

议题1.2:企业CSR与志愿服务的资源嫁接路径(500强企业代表)

模块2:技术与创新

议题2.1:数字平台如何提升志愿服务效能(互联网企业CTO

议题2.2: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设计方法论(高校团委书记)

模块3:社区与文化

议题3.1:社区自组织培育的志愿孵化模式(社区书记)

议题3.2:非遗保护中的志愿者角色重塑(非遗传承人)

特别模块:闪电提案

开放5"志愿服务创新项目"路演席位(需提前筛选)

三、嘉宾矩阵构建

  1. 政策方阵2人):

民政部志愿服务处负责人

地方文明办主任

  1. 实践方阵4人):

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

国际NGL项目中国区代表

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创始人

企业志愿服务联盟秘书长

  1. 学术方阵2人):

社会工作系教授(志愿服务研究方向)

社会创新实验室主任

  1. 特别邀请1人):

具有全网影响力的志愿者网红(如"支教奶奶"周秀芳)

四、流程时空规划

会前30

启动"金点子"征集(筛选20个痛点问题用于讨论)

制作《参会者画像手册》(含嘉宾专长、机构资源)

会议当天
08:30-09:00
沉浸式签到

设置"志愿记忆墙"(照片/实物展)

发放"角色卡"(政府/企业/NGO/个人四类视角)

09:00-09:20 破冰行动

"志愿基因检测"游戏(扫码生成个人服务特质报告)

小组任务:用乐高搭建理想中的志愿服务站

09:20-11:00 议题深潜

采用"世界咖啡"模式,每桌配置:

议题桌长(嘉宾)

视觉记录师(实时绘制讨论图谱)

计时沙漏(单议题限时25分钟)

11:00-12:00 闪电提案

5个项目路演(各8分钟)

现场投票产生"最具孵化价值奖"

12:00-13:30 志愿主题午餐会

餐桌设置"资源对接二维码"

服务人员由受助对象担任(如听障人士提供无声服务)

13:30-15:00 行动工作坊

分组制定《志愿服务标准1.0

使用"六顶思考帽"技术确保多维视角

15:00-16:00 闭幕仪式

发布《共识宣言》电子签约

启动"志愿城市"联名计划

五、互动技术应用

  1. AR志愿地图

扫码查看各机构服务网络

实时显示资源缺口热力图

  1. 智能匹配系统

输入"资源/需求"自动生成合作方案

算法推荐3个潜在合作伙伴

  1. 情绪感知设备

通过座椅传感器收集参与度数据

动态调整讨论节奏

六、成果转化体系

  1. 即时成果

现场生成《讨论视觉图谱》(扫码下载)

签约项目获得"种子基金"资格

  1. 中期成果

每月发布《志愿创新简报》

季度性举办"提案复活赛"

  1. 长期成果

年度发布《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指数》

建立"志愿资源数字交易所 来自: 开封市志愿者协会 ;原作者: 郑东启 开封志愿者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