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研读李健老师所著《我国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研究》的前言与后记,深刻感受到这部著作对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价值。该书以敏锐的问题意识、跨学科的研究视角,不仅填补了慈善组织信息公开领域的综合研究空白,更为破解困扰全球慈善事业的“透明难题”提供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的解决方案。 在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信息公开重要性”已成为社会共识,但前言中揭示的现实矛盾令人深思:政府监管、社会组织自律、学界研究、公众参与对信息公开的实际投入严重不足,这一“认知与实践脱节”的“反差”现象,正是李健教授开展研究的核心动因。他在书中明确指出,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绝非单纯的财务公示问题,而是涉及法学、管理学、传播学、经济学的交叉学科领域,唯有打破单一学科壁垒,从综合视角切入,才能全面把握问题本质。 后记中提及的研究过程,更体现出著作的严谨性与现实关怀。面对“慈善组织信息公开透明是各国共同顽疾”的现状,李健老师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专章规范信息公开的立法意义——这为起步阶段的现代慈善事业划定了制度底线,为缺乏自律传统的慈善组织设定了行为准则;同时也客观指出,仅靠组织“诚信自律”或立法“一锤定音”,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慈善组织与捐赠人、受益人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全书七章结构逻辑清晰、层层递进:从绪言开篇明确研究价值,到第二章搭建理论框架、阐释现实意义,再到第三章梳理我国慈善信息公开的发展脉络与现存挑战,第四章通过实证分析揭示问题本质;后续章节更引入国外最佳实践经验,构建科学的信息公开机制,并最终提出完善建设的具体路径。无论是前言中展现的问题意识,还是后记里流露的研究初心,都让这部著作成为政府优化监管政策、慈善组织提升透明水平、公众参与监督实践的重要参考,为推动我国现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理论动力。
来自: 开封市志愿者协会 ;原作者: 郑东启 开封志愿者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