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善读书院】学习德鲁克——用企业战略思考的经典五问探索志愿服务组织的战略思考

2025-10-10 07:15 |原作者: 郑东启 | 评论: 0

摘要: 1、我们的使命是什么?2、我们的顾客是谁? 3、我们顾客重视什么? 4、我们的成果是什么? 5、我们的计划是什么?基于德鲁克经典五问,结合志愿服务组织的非盈利性、公益属性和社会价值导向,其战略思考可拆解为以下 ...


 1、我们的使命是什么?

2、我们的顾客是谁?

  3、我们顾客重视什么?

  4、我们的成果是什么?

  5、我们的计划是什么?

 

基于德鲁克经典五问,结合志愿服务组织的非盈利性、公益属性和社会价值导向,其战略思考可拆解为以下核心方向:

1. 我们的使命是什么?

核心是明确组织存在的社会价值锚点,而非盈利目标。需精准回答“为解决什么社会问题而存在”,例如“为乡村儿童提供平等的素质教育资源”“助力社区独居老人获得持续的生活照料与精神陪伴”。

2. 我们的顾客是谁?

   志愿服务组织的“顾客”是直接受益对象与间接关联方的结合体。

    直接顾客:接受服务的群体,如困境儿童、残障人士、受灾群众等。

间接顾客:提供资源支持的捐赠人、参与服务的志愿者、合作的社区/政府部门等。

3. 我们顾客重视什么?

需区分不同“顾客”的核心诉求,避免单一视角。

直接受益对象:重视服务的实用性、及时性与尊严感,例如老人需要“有温度的陪伴”而非形式化慰问,儿童需要“能真正提升能力的课程”而非简单物资。

捐赠人:重视资金/物资的透明使用、可量化 impact(影响力),例如“每笔捐款的去向明细”“帮助100名儿童学会阅读的具体成果”。

志愿者:重视价值感、成长空间与安全保障,例如“服务能切实帮到他人”“提供专业的岗前培训”“配备必要的防护物资”。

4. 我们的成果是什么?

成果需从“社会影响力”而非“财务收益”维度衡量,且要可量化、可感知。

定量成果:如“年度服务困境儿童2000人次”“帮助80%的服务老人建立定期健康监测档案”。

定性成果:如“服务对象满意度达95%”“志愿者留存率提升至70%”“推动社区形成互助养老的良好氛围”。

5. 我们的计划是什么?

计划需围绕“资源整合”与“能力落地”,匹配公益组织的特性。

资源计划:明确资金(筹款渠道)、人力(志愿者招募与培训)、合作资源(与社区/企业/政府的联动方式)的获取与管理方案。

服务计划:细化服务流程(如“乡村支教的课程设计-志愿者派驻-效果评估”全环节)、覆盖范围(年度新增服务3个社区)、质量标准(服务规范手册)。

评估计划:设定定期复盘机制,如每季度核查服务成果、每半年收集顾客反馈,动态调整服务方向。

原作者: 郑东启 开封志愿者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