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善读书院】在线观摩:青菠萝计划|青年力量绽放2025专业志愿服务周,展现专业志 ...

2025-11-7 22:34 |原作者: 郑东启 | 评论: 0|来自: 开封市志愿者协会

摘要: 全文转载于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 2025年10月26日,第13届专业志愿服务周(PBW)暨第二届志愿服务技术大会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成功举办。“青菠萝计划”作为助力青年大学生通过专业志愿参与社会创新的典范项目,在下 ...


全文转载于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

 

2025年10月26日,第13届专业志愿服务周(PBW)暨第二届志愿服务技术大会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成功举办。“青菠萝计划”作为助力青年大学生通过专业志愿参与社会创新的典范项目,在下午的议程中展现了其独特的创新价值与实践成果,成为大会备受关注的焦点。

 

2025青菠萝计划

青菠萝团队路演:专业志愿服务回应多元社会需求

 

“V-Practice”环节,“青菠萝”青年团队中的六支现场进行了精彩的社会创新实践成果路演,展现了青年一代用专业能力回应社会需求的创新精神。

巾帼创梦队与北京市快乐小陶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作,通过阅读项目支持全职妈妈成长为家庭教育指导员,助力女性职业发展与社会融入;民政助残队开展残障医疗辅具科普与服务,提升公众对辅助技术的认知与应用;零度星球队推动科学流浪猫救助,将动物福利与社区治理相结合;民政助老队关注认知症老人需求,开发适合长者的认知训练活动;明昭队服务心智障碍青年,提供日常生活技能培养与社会融合支持;星轨童行队针对流动儿童需求,开展情绪管理与成长空间拓展服务。

路演由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与公共传播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简燕平主持,评审专家组包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副院长刘曦、《中国志愿》杂志社社长刘鲲鹏、北京市团校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副部长孟宪青、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理事长王文、中国志愿服务志指数测量课题研究执行负责人刘媛、好心情健康产业集团合伙人卓彦言、阳光出行副总裁孙超等。专家组从需求真实性、专业方法论、风险控制、可持续性、成效证据等维度进行专业点评,为青年团队提供了宝贵的优化建议。

 

志愿者教练分享:揭秘“专业社工+专业志愿”融合模式

“V-Mentor”环节,六位陪伴青菠萝团队6个月的菠萝园社会组织代表及志愿者教练首次系统分享了“专业社工+专业志愿”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

金研律师事务所律师、博能基金会监事尧贺平将法律人的“证据-逻辑-风险”思维带进公益,在心智障碍服务中注重知情同意与隐私保护;天津第三方外脑管理咨询工作室负责人刘咏运用企业教练技术,激发青年团队内在动力;北京力为海汇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合伙人刘强将20年组织发展经验迁移到志愿团队建设;融爱融乐社群运营项目经理迟语凡秉持“最小限制最大支持”原则,为团队提供精准赋能;北京市快乐小陶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汪佳玉与社区共创“阅读妈妈”公益产品;北京睦友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发展部主任陈瑾帮助团队精准锁定服务边界,确保项目可行有效。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院长王晓慧担任环节主持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原社会工作学院院长张默在点评中充分肯定了督导价值,指出“督导们用行政性、教育性、支持性三合一功能,让大学生'行'出真实故事,也为中国专业志愿服务的生态补上了关键缺环。”

 

生态网络共建:探讨专业志愿可持续发展机制

“V-Dialog”圆桌对话中,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零慧与五位跨界嘉宾深入探讨了“专业志愿社会创新生态网络的共建机制”。

北京市团校孟宪青副部长强调志愿服务应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培养公共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刘曦副院长强调高校作为“第一块培育田”的重要性,呼吁把高校智库纳入国家志愿人才战略。灵山慈善基金会王文理事长提出生态建设五层结构:志愿精神+专业门槛+培训网络+在地支持+知识库。他以“创意中国未来计划”三年试错经验强调:“奖金越高越偏离使命,创新要前置到'初心激活',而非末端奖励。”上海益社公益文化发展中心项目总监陈静分享了“企业点单—学院配人—社区落地”的规模化落地机制,石景山区木铎社会工作事务所主任陈祖兰则提出了社工与志愿者“同行者—引领者—共创者”的角色演进路径。

在青菠萝团队的带动下,有包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内的20多名青年志愿者专门报名为此次大会提供服务,为大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非常关键的专业保障。

 

项目背景与成效

 

“青菠萝计划”(Youth Pro Bono Program)全称为“青年志愿服务社会创新成长计划”,由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发起,国际计划(美国)陕西代表处支持。该计划通过课程学习、服务实践、协同陪伴、成果展示、宣传倡导和代际传递六个方面,为18-28周岁青年搭建社会创新成长支持网络。

 


2025年3月启动以来,经过严格的团队筛选、培训赋能和项目落地三个阶段,最终7支青年团队与7家“菠萝园”社会组织成功完成创新实践,在督导教练的专业陪伴下,累计提供志愿服务3902小时,人均服务88小时,其中2支团队获得点评专家和企业员工志愿服务的特别关注,一名青菠萝代表将获得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玉芹青少年教育公益基金的支持参加行业大会,为青年志愿者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充分展现了“小组织撬动大服务”的运行逻辑。

 

展望未来

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零慧在大会总结中指出,“青菠萝计划”以其完整的培育体系和扎实的实践成果,为2026国际志愿者年提供了青年参与的“中国方案”。该项目不仅培育了一批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专业能力的青年志愿者,更探索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专业志愿服务模式,为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2026国际志愿者年的临近,“青菠萝计划”的成功实践为中国青年参与全球治理、贡献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与创新活力。

 


来自: 开封市志愿者协会 ;原作者: 郑东启 开封志愿者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