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转载于乡兴志联 中国农垦经贸流通协会理事长、农业农村部原总畜牧师张天佐老师带来的乡村振兴与国家粮食安全,张天佐老师在课程中,围绕“乡村振兴与国家粮食安全主题”,从四个核心方面展开详细讲述,具体内容如下: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核心是解决三农短板,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核心逻辑如下: 对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首个百年目标(建党 100 年,2021 年)已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目标(建国 100 年)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当前三农发展滞后于国家现代化步伐,是突出短板,需通过乡村振兴推动三农同步进入现代化行列。 回应社会主要矛盾: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最突出问题—— 城乡居民收入、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差距明显,乡村振兴是破解这一矛盾的关键抓手。 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总书记以“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精辟概括二者关系,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通过统一全党思想、集中资源要素,加快三农发展,跟上国家现代化步伐,是历史必然。 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 张天佐老师指出,中央对乡村振兴的部署集中体现在“核心要求”与“实施步骤”两大维度: (一)五大核心要求 总目标: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方向。 总方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资源要素(资金、项目、人才)优先配置、优先保障,确保三农发展速度与质量。 总要求: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为核心,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非单一产业振兴,而是涵盖多领域的全面发展)。 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一手加快乡村建设,一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城乡融合、一体发展。 建设内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六大建设,覆盖三农工作全领域。 (二)三阶段实施步骤 2017-2020年:打基础阶段 核心任务: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国832 个贫困县、99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构建乡村振兴制度框架与政策体系(出台《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等);各地因地制宜推进重点领域进展。 2021-2035年(当前阶段):全面推进阶段 核心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2035年-本世纪中叶:提质达标阶段 核心任务:巩固提升乡村振兴水平,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确保三农与国家其他领域同步达到现代化强国水平。 三、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张天佐老师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支撑与底线要求: 乡村振兴以“产业兴旺”为首要任务,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是乡村产业的核心根基,粮食安全直接关系乡村产业稳定;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粮食自给自足是保障民生、稳定社会的前提,若粮食安全出现问题,乡村振兴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将失去根基。 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 张天佐老师提出,需系统总结梳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为乡村振兴中的粮食安全保障提供行动指引(课程中重点强调“梳理措施”的必要性,为后续实践明确方向)。
来自: 开封市志愿者协会 ;原作者: 郑东启 开封志愿者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