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3|回复: 0

[郑州] “80后”村医的爱心坚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8 00: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做一名扎根基层的乡村医生,并不是众多医学类院校毕业生的第一选择。可付文娜是个例外,2001年大学毕业后,她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义无反顾回到家乡新密市牛店镇打虎亭村,当了一名乡村医生。    初次见到付文娜,是在我省2014年“寻找最美乡村医生”颁奖典礼上。站在记者眼前的她是位梳着高高的马尾辫、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阳光自信的“80后”女孩。可谁也没想到,她已是一位行医13年、为近20万名患者看过病的乡村医生。
    1月16日早上不到8点,打虎亭村的卫生所里挤满了人。记者通过询问得知,有不少是附近村子来的。“付医生不仅病看得好,更重要的是服务热情。”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由于天气寒冷,最近来看病的人也多了起来。从早晨8点到下午3点,付文娜几乎没有离开过座位。
    看完最后一个病号已是下午4点半,付文娜又想到百岁老人刘秀云上次开的降压药快吃完了,她背起出诊箱,就往老人家赶去,顺便也带去了给老人买的新棉袄,还有一大袋面包和一桶花生油。
    徒步走了八九里山路,终于到了目的地。“奶,在家不?我是文娜啊。”怕老人听不见,付文娜一边敲门,一边响亮地叫着“奶奶”。
    “哦,娜娜啊,闺女你咋又来了,快进来。”刘秀云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了出来,拉着付文娜的手紧紧不放。
    “奶奶,天冷了,我给你买了件棉袄。”进屋后,付文娜放下出诊箱,迫不及待地向老人展示她带来的礼物。
    试衣服、量血压、叮嘱吃药、剪指甲、唠家常……每次来到刘秀云家,付文娜总有干不完的活儿。她细心做好老人的每一项健康体检,面对老人不断重复又吐字不清的提问,她不厌其烦地趴在老人耳边慢慢回答。每次付文娜来,刘秀云都十分开心。
    说起“奶奶”刘秀云,付文娜向记者讲述了初次见到老人的情景。
    13年前的冬天,一个拄着拐杖全身是雪的老人在儿子的搀扶下,一跌一撞地来到村卫生所。通过询问得知,刘秀云和她有智力障碍的儿子相依为命。付文娜当时就作出决定,免去老人所有的治疗费,并把她接回自己家照料,直到老人身体完全康复。
    从那以后,付文娜一直坚持免费给老人治疗,隔三岔五就要去看看“奶奶”。这样的坚守,已整整13年。
    其实,被免去治疗费的不仅仅是刘秀云一个人。面对来看病的贫困家庭患者,付文娜也提供免费的治疗,并主动上门为村里的留守儿童和60岁以上老人免费做健康体检。
    在付文娜心里,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只要病人来诊所看病,能吃药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有钱没钱先治病再说。她告诉记者:“乡村医生就是老百姓最直接的健康守护者。”
    这位一心装着村民身体健康的乡村医生,女儿给出的评价却“不高”。“我的妈妈是一名乡村医生……妈妈是病人眼中的好医生,是我眼中的‘工作狂’。”付文娜的女儿张家鑫在作文里这样写道。
    每当看到女儿悄悄写给她的文章,读着读着,付文娜就会眼含泪水。因为她知道,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了。
    记者问:“对于乡村医生这个职业,你后悔过吗?”
    付文娜说:“我是穷人家的孩子,别人帮助过我们家,长大后我就得帮助别人。现在国家和省里对乡村医生和老百姓看病越来越照顾,组织村医培训、基本药物零差价、新农合大病补助等。我不后悔我的选择,我觉得只要技术过关、病人信任,小村医一样能走出一片大天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