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9|回复: 0

[郑州] 郑州夫妇抚养脑瘫弃儿23年 儿女为此多年不联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0 23: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昊为躺在阳台上的儿子按摩手部。
    中新河南网郑州1月20日电 (周小云)“养儿为防老”。近日,河南郑州一夫妇花近百万治疗捡来脑瘫儿23载,熟料,四个亲生儿女不仅不解,还毅然离家15年,至今杳无音讯,引发社会关注。本该儿孙绕膝,却落到如此困境,这对夫妇却从来不后悔,老两口称;“孩子有自己的选择,我们也有自己的坚持,没有啥值不值,养了就值,因为救的是一条命,不管谁的孩子,都得一样看待。”
  19日下午,记者在位于郑州硝滩街一破旧廉租房处,见到这“三口之家”。因为两间卧房均没有阳光照射,老两口将“儿子”大健的床铺移到了阳台,既有玻璃挡风,又得以阳光照射,床铺一侧,一台小电视白天一直开着,供长期躺在床上的大健消磨时光。看到陌生人到来,大健咿咿呀呀,口齿不清,但看到张昊和李峰夫妇,却可以模糊的叫着“妈妈、爸爸”。
  70岁的张昊向记者介绍,1992年5月,她在逛早市买菜时,发现路边丢弃一名男婴,出于同情心,张昊左右思量给丈夫李峰打电话商议后,将孩子抱回了家。张昊说,整个过程很简单,因为左右等不到孩子父母,街坊邻居均在围观讨论孩子的出处,是病是弃?却一直没人上前。不忍看婴儿受冻,张昊觉得她应该先给孩子一个家。因当日恰逢周末,她和老伴给男婴取名周大健,寓意长大后有个健康的好身体。
  张昊有四个亲生儿女,那一年,大女儿已17岁,最小的女儿也13岁了,四个孩子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小弟弟,也是异常喜爱。然而,将大健抱回家几个月后,张昊发觉他跟四个儿女小时候不同,扶着站立时,大健都是脚尖点地、手脚僵硬。后来,经多家诊所、医院看诊,不满一岁大的大健被确诊:脑瘫。
    为给大健看病,夫妇二人将市场的生意托给儿女,跑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石家庄,从1992年至2000年,两人拿着做生意攒下的钱带着大健四处求医。2000年后,李峰和张昊将门店盘了出去,甚至瞒着儿女,偷偷卖掉了为四个孩子购置的房子和自己的住房。
  “发现给大健治病钱花的越来越多,四个孩子开始反对,不断和我吵闹,后来知道我俩把房子也卖掉后,他们陆续搬走了,连手机号码也都更换了,十几年没联系过。”说起她和几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张昊称,她不为自己当初的举动后悔,因为曾被丢弃过的大健也是一条生命。
  李峰被记者问起是否想念自己的孩子时,他眼角泛泪,告诉记者,几个孩子小时候都跟在他身后,走一步跟一步,都很听话。之所以长大后选择离开他们,是他两口卖房在先,孩子接受不了,“没钱没房了,孩子跟着我也受罪,走了也好,我理解。”
  23年来,两人将大健当自己亲身儿子一样看待,每每听到孩子喊他们爸爸妈妈,两人觉得很窝心。“没有啥是值不值,养了就值,救的是一条命,不管谁的孩子,都得一样看待,我们也不烦他,有啥好吃的,都会给他,孩子也不容易,现在二十多岁了,不能到社会上独当一面,也很可怜。”李峰说。
  近几年,张昊一家三口均靠政府每月低保度日,一人一月四百多元,除了每月吃饭用去的少数费用,最大的开销就是儿子大健的药费以及大批购买纸尿裤的费用。张昊说,待到她和老伴不能动的那天,他们会把大健送到福利院生活。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教授纪德尚就此事分析表示,两夫妇此举是一种社会道义,领养则是爱心体现。由于每个人的爱心程度不一样,导致看法、态度、行为不一,加之孩子的不理解,造成家庭不和。双方需换位思考,孩子要理解父母的爱心,父母要考虑孩子的感受,双方才可达到共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