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37|回复: 0

梁园区水池铺乡 精准扶贫点亮群众幸福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21 08: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商丘关注 于 2017-9-21 09:24 编辑

原标题:精准扶贫点亮群众幸福路

——梁园区水池铺乡精准扶贫工作扫描

本版文图 晚报首席记者 宋亚威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水池铺乡党委书记张洪礼向市委书记王战营等汇报扶贫工作

   阅读提示

  张屯村的梁二郎房屋经过“六改”改造后,房子变漂亮了,庭院变整洁了,生活设施变得上档次了。

  尚楼村的葡萄生态园通过“合作社+农场+农户”运行模式,大力发展现代观光农业、高效农业和订单农业,为数十名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

  全乡新建的6个扶贫企业,带动周边100多名贫困群众就业。

  通过九大工程和“六改”工程的实施,贫困村面貌得到极大改观,群众生活更加方便,人们脸上的笑越来越灿烂。

  扶贫先扶精气神。砥砺奋进这五年,梁园区水池铺乡扶贫攻坚,正在让一户户贫困家庭、一个个贫困群众在摆脱贫困中得到获得感,在得到获得感中走向致富路。

田间地头的辣椒收购点

  产业扶贫 让贫困户有事做、有钱挣

  梁园区水池铺乡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目光。前不久,市委书记王战营带领由市相关部门和“三区”主要负责人组成的观摩团到水池铺乡观摩学习,对这里的精准扶贫工作给予了肯定与好评。随后,梁园区四大班子领导带领区相关部门和部分乡镇负责人前来观摩学习。

  前天,晚报记者在梁园区水池铺乡进行了全天的采访,发现该乡扶贫工作亮点多多,成绩满满。

  目前正是辣椒的丰收季。在该乡大史庄村的田间地头,设有两处辣椒收购点,分拣、过秤、装车,收购商和种植户都忙得不亦乐乎,这儿的收购商多是从南方来的。据广东茂名的陈亚汉介绍,6年前,他便与同乡来这里收购辣椒,每天将收购的辣椒发回老家的集市上。“今年是50天前来的,一天能收七八万斤。”

  “不光种植户有钱挣,工人收入也不少。他们每天负责在田间地头给装箱、装车,能挣一百多元。”随行的水池铺乡党委秘书刘森说。

  水池铺乡是“全国无公害辣椒基地”、“中国辣椒之乡”。据该乡党委书记张洪礼介绍,该乡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积极引导全乡群众种植辣椒2.5万多亩,产品除了销往我国部分一线城市,还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全乡辣椒年产值达2.5亿多元。此外,全乡现有120多座冷库,260多个辣椒收购点,直接参与辣椒分拣、运输的人员达6000多人,每年又可带动收入1.5亿多元。

 桑叶茶扶贫车间

  此外,水池铺乡积极发展现代观光农业、高效农业和订单农业,通过“合作社+农场+农户”运行模式,流转土地480亩,打造葡萄生态园。

  在尚楼村的葡萄生态园里,一串串葡萄挂在枝头,一群群人儿正兴高采烈的采摘着,很是惬意。“葡萄收成时节,需要同时用工五六十人,男工一般每天能挣八九十元,女工也能挣上个四五十元,也为贫困户提供了就业渠道。”该生态园负责人周兴民说。

  产业扶贫是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基础支撑。在前往张屯村党群服务中心的路上,隔不远便可见崭新、大气的厂房,这便是水池铺乡建设的扶贫车间。

  张屯村其中一家扶贫车间由深圳华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商丘分公司入驻,该公司主要业务是桑茶叶种植、研发、生产、销售,桑工艺品研发、生产等,于两个月前经水池铺乡政府招商引资落户该乡。公司采取生产+农户的模式,计划在张屯村发展1000亩的茶桑种植基地,由公司提供茶桑苗,当地农户种植、公司回收,预计每亩地年产桑叶1.6万斤,可带动附近2000户农民致富,安置就业人员50多人,计划招收贫困人口30多人,助力当地贫困户早日脱贫。

  范庄村的李秀兰与邻居都在该扶贫车间 ,每天上班8个小时,每个月光工资就2000元,另外还有考核奖。

  水池铺乡党委书记张洪礼介绍,该乡共建设6个扶贫车间,总面积5700平方米,总投资280万元,有金秀制衣、海韵服饰、深圳华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商丘康利电子、商丘乐骋汽车手工艺品、商丘子甲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等一批优秀企业签约进驻。预计年产值达7000万元,吸纳400多人就业,带动周边贫困群众100多人就业。这种变“输血”为“造血”的方式,直接带动了贫困户脱贫。

尚楼村的葡萄生态园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发展后劲日益增强

  水池铺乡是驰名的辣椒之乡,位于梁园区西南9公里处,辖21个行政村,67个自然村,现有人口4.2万人, 耕地5.6万亩。经过精准识别,全乡贫困户406户744人,有张屯村(31户,61人)、张王李村(20户37人)两个贫困村。

  不过,这两个贫困村现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沿着平坦、宽阔的道路走进张屯村党群服务中心,回想起几个月前在这里采访的情景,记者产生了错觉。高端大气的党群服务中心与集休闲、健身、学习于一体的文化广场相辅相成,相互辉映,非常惹眼。这哪里是农村!

  水池铺乡人大主席郑文桥说,为了改变贫困村张屯村原来脏、乱、差的面貌,今年修建道路18条,1200米下水道,兴建24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9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新建标准化教室1400平方米并升级改造了第一幼儿园;完成电网改造11公里,并实现宽带光纤、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全覆盖;建成了130平方米标准化卫生室;完成危房改造14户;新修建公厕2座,购置垃圾清运车辆4辆,安装垃圾桶40个;新打机井32眼,实现了有效灌溉面积全覆盖。

蔬菜大棚

  此外,水池铺乡党委、政府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精心谋划推进“六改”工程,采取政府奖补一部分(1500元至2000元),帮扶单位或帮扶责任人出一部分,企业或商会捐一部分,发动贫困户利用原有材料对自家院落、饮用水、厕所、厨房、改电、改俗进行改造改善。目前共筹措资金81万元,完成“六改”270户,剩余年底前全部完成。

  在张屯村党群服务中心东侧,有一处新建成的垃圾处理点。随行的水池铺乡党委秘书刘森介绍,这就是生活垃圾磁脉冲闪蒸矿化处理示范点。该乡党委、政府多方筹措建设生活垃圾磁脉冲闪蒸矿化处理器,实现了分散生活垃圾就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替代传统的焚烧或掩埋垃圾处理方式,无二次污染,一个处理器日处理生活垃圾2吨至3吨,解决了周边3个行政村6000余人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

  贫困村的面貌得到大改变,群众的幸福感得以提升。此次采访,晚报记者到多个贫困户家中走访,通过实地探访、面对面交流,深切体会到群众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获得的满足感。

  张屯村58岁的梁二郎与身有残疾的老伴一起生活,日子过得很艰辛。今年8月份,在乡里实施的“六改”工程中,他家的面貌焕然一新,院落、厨房、厕所、水、电等均得以改造,其家里的院落非常整洁。而今,梁二郎还在自家院子里开辟了一片小菜园,并种了盆花。

  “俺村里的梁士社,还有其他的贫困户现在家里都是大变样。政府为俺这些贫困户办了不少实事,俺们满肚子的感激!”梁二郎一脸激动地说。

新打造的党群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李德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