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河南名酒 品鉴常识 查看内容

黄酒的分类

2015-4-9 11:56 | 评论: 0|来自: 中国网

摘要: 黄酒是我国特有的传统酿造酒,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因其酒液呈黄色而取名为黄酒。黄酒以糯米、大米或黍米为主要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压榨而成。黄酒为低度(15%-18%)原汁酒,色泽金黄或褐红,含有糖、氨基 ...
      黄酒是我国特有的传统酿造酒,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因其酒液呈黄色而取名为黄酒。黄酒以糯米、大米或黍米为主要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压榨而成。黄酒为低度(15%-18%)原汁酒,色泽金黄或褐红,含有糖、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浸出物,营养价值高。成品黄酒用煎煮法灭菌后用陶坛盛装封口。酒液在陶坛中越陈越香,故又称为老酒。

      黄酒之分类:

      黄酒品种繁多,制法和风味都各有特式,主要生产于中国长江下游一带,以浙江绍兴的产品最为著名。黄酒大致可分为:

      1、按原料和酒曲分:

      糯米黄酒

      以酒药和麦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南方地区。

      黍米黄酒

      以米曲霉制成的麸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北方地区。

      大米黄酒

      为一种改良的黄酒,以米曲加酵母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吉林及山东。

      红曲黄酒

      以糯米为原料,红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福建及浙江两地。

      2、按生产方法分:

      淋饭法黄酒将糯米用清水浸发两日两夜,然后蒸熟成饭,再通过冷水喷淋达到糖化和发酵的最佳温度。拌加酒药、特制麦曲及清水,经糖化和发酵45天就可做成。此法主要用于甜型黄酒生产。

      摊饭法黄酒

      将糯米用清水浸发16至20天,取出米粒,分出浆水。米粒蒸熟成饭,然后将饭摊于竹席上,经空气冷却达到预定的发酵温度。配加一定分量的酒母、麦曲、清水及浸米浆水后,经糖化和发酵60至80天做成。用此法生产之黄酒质量一般比淋饭法黄酒较好。

      喂饭法黄酒

      将糯米原料分成几批。第一批以淋饭法做成酒母,然后再分批加入新原料,使发酵继续进行。用此法生产之黄酒与淋饭法及摊饭法黄酒相比,发酵更深透,原料利用率较高。这是中国古老的酿造方法之一。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盛行。现在中国各地仍有许多地方沿用这一传统工艺。著名的绍兴加饭酒便是其典型代表。

      3、按味道或含糖量分:

      ˙甜型酒(10%以上)

      ˙半甜型酒(5%-10%)

      ˙半干型酒(0.5%-5%)

      ˙干型酒(0.5%以下)

      4、按其它不同方式分:

      酒的颜色取名:

      ˙如元红酒(琥珀色)

      ˙竹叶青(浅绿色)

      ˙黑酒(暗黑色)

      ˙红酒(红黄色)

      根据加工工艺不同取名:

      ˙加饭酒(原料用米量加多)

      ˙老廒酒(将浸米酸水反复煎熬,代替浸米水,以增加酸度,用来培养酵母)

      根据包装方式取名:

      ˙花雕(在酒坛外绘雕各种花纹及图案)

      根据特殊用途取名:

      ˙女儿红(女儿在出生时将酒坛埋在地下,待女儿出嫁时取出,敬饮宾客)  
来自: 中国网 ;十七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