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的高楼,宽阔的道路,繁华的街市,时尚的小区,怡人的广场公园,每一处都诠释着睢阳区的变化。去年,睢阳区提出了“丰绿、增水、升基、强文”的工作目标,从市区主次干道入手,进小区庭院、入楼宇楼道,多管齐下,围绕目标抓硬化、净化、美化、亮化,规范门头牌匾,拆除乱搭乱建,提升道路设施,栽植树木花草,治理占道经营,“三大秩序”明显改观。 河道拆违:动真格、求实效 自全市开展内河清淤疏浚专项行动以来 ,睢阳区坚持“依法依规、强化监管,突出重点、全力拆违”的原则,对涉水违章建筑进行彻底调查摸底,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批开展拆违和清障工作,不给违章有喘息之机。 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睢阳区发放宣传单1000余张,出动宣传车辆540余辆次,下达《限期拆除通知书》800余份,对辖区内的运河、蔡河、忠民河段占压河道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进行了强制拆除。共拆除占压河道建筑420余处7.9万余平方米,加油站钢结构大棚2处1800余平方米,围墙、栅栏8600余延米;清理占压河道影响施工树木4800余株,拆除私设大型广告牌3处,填埋河道经营场所5处,为早日实现内河开挖、疏通、还河于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睢阳区辖区内3条内河清淤疏浚工程有序推进,其中运河征收已基本结束,正在逐步拆除,开挖河道数百米,蔡河(南京路以北至长江路)清淤300余米,忠民河、蔡河占压河道违章建筑正在拆除中。 “小广告”治理:疏、通、堵三效合一 “我昨天晚上刚贴上一个招工的广告,第二天早上就被城管执法人员给清理掉了,还拍了照,他们的速度可真够快的。”在香君路,一位个体户一边配合着城管的工作一边感叹道。 自全市开展城区“城市牛皮癣”专项整治动员会后,睢阳区高度重视,成立了巡查小组,对利用“数字城管”系统对全区范围的“城市牛皮癣”进行全面普查和跟踪,确定“城市牛皮癣”重灾区和重点地段,进行拍照收集取证,并将非法“小广告”电话号码送至通信经营企业。 睢阳区开通了“5012319”城管热线电话和现场举报机制,对举报、制止乱贴广告行为的人员,经查属实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充分利用城管执法车广播、报纸、宣传栏等渠道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广大市民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该区在治理“城市牛皮癣”管理中采取“延时工作、错时作业、全时服务、限时办结、定时定点、及时总结”的六时工作制,重拳出击,严厉打击乱贴、乱画、乱喷、乱发等行为。 截至目前,睢阳区共清理“小广告”2000余张, 向派出所移交10起案件、25名涉案人员,公安机关拘留涉案人员4人,处罚十余人,训教11人。 门头牌匾:集体“换脸” 为规范全区门头牌匾设施的管理,睢阳区组织各办事处对主干道路两侧设置的各类商业门头牌匾进行了清理整顿。 在行动中,东方办事处按照“一店一牌”的原则,加大对长江路、长征南路、九州路、宜兴路、华夏路等沿街商家广告牌匾的管理力度,对违规设置、存在安全隐患、破损陈旧的门头牌匾进行督促整改。截至目前,清理门面玻璃张贴广告100起,拆除违法广告牌匾共计200多处。 新城办事处联合区创建办、工商局、城管局、“双违”办公室等单位对长江路门头进行统一规划。截至目前,辖区内长江路上需要整改的43个门头牌匾已全部治理完毕,整个长江路门头牌匾焕然一新。 文化办事处投资3万余元对文化路商丘师院西侧的文化农贸市场70余间的门店牌匾进行了专项整治,对门店牌匾的大小、颜色、字体、材料等进行了统一规范、统一标准制作。 夜市: 重拳治理“老大难” “以前,这里是‘人见愁’,白天摊堵车、晚上摊对摊,嘈杂不堪的夜市更是把这里弄得烟熏火燎。经过治理,这里出店经营的没有了、乱搭乱建的没有了,摊位也规范了。真没想到睢阳区能有这么大的工作力度,多少年都治理不好的占道经营和夜市能得到彻底整治,睢阳区把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窝里。”在归德路与工贸路交叉口附近居住的李先生兴奋地对记者说。 今年以来,睢阳区城管局本着“以人为本、创建和谐城市”的工作理念,针对天气渐热、夜市摊点随意摆放、占道经营、污染严重等现象,对城区主干道夜市摊点进行了综合治理。为巩固治理成果,该局制定出台了错时上岗制度,固定专门执法队员错时上岗,重点控制治理过的路段,坚决杜绝反弹现象发生。 截至目前,区城管局执法大队针对夜市治理进行了联合执法,出动执法车辆90余辆次、宣传车4辆、执法人员120余人,清理无院经营夜市36家,规范夜市全部进院60余家,对还未整改的夜市督促整改,对新出的不合格夜市进行取缔,保障夜市规范化。
来自: 商丘网—商丘日报 ;张亚鸽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