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河南健康 河南名医 查看内容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2017-6-9 10:39 | 评论: 0|来自: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摘要: 章正珞,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专业口腔诊疗工作20余年,在口腔颌面外科、唇腭裂矫形及修补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在新生儿唇裂修复手术方面有较深的造诣,目前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擅长口 ...

章正珞,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专业口腔诊疗工作20余年,在口腔颌面外科、唇腭裂矫形及修补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在新生儿唇裂修复手术方面有较深的造诣,目前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擅长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以及牙体牙髓病的诊疗工作。

  联系电话:15538199903

  采访地点: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办公室

  采访主题:正确认识智齿的生长,预防智齿带来的疾病

  正确认识智齿的生长,预防智齿带来的疾病——访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专家章正珞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近日,一名反复牙疼的患者来到了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经医务人员检查,该患者是长有智齿,且是低位阻生,同时牙面上有软组织覆盖三分之二,反复发炎。经过药物治疗,炎症逐渐控制,但是停药后五六天,再次发炎。于是来医院要求将智齿拔除。

  智齿

  章正珞说,人类牙齿正常有32颗,但智齿有先天性缺失的。所以无论是32颗牙齿还是28颗牙齿都属于正常。智齿,学名第三磨牙,俗称智慧齿,立事牙,尽头牙,是口腔最靠后的牙齿,从两颗门牙的牙缝开始向后数的第八颗牙。智齿是人类三十二颗恒牙当中,最后长出的恒牙,位于上下左右牙弓的最后方如果全部生长出来一共4颗,上下颌各两颗,一般是于16岁或之后才生长出来。

  智牙在远古时代是一个正常的牙齿,能供人们咀嚼东西用。随着人类的进化,颌骨逐渐变短,从而没有足够的空间供智齿萌出,颌骨容纳不下智齿的存在,人类咀嚼东西也不再用智齿了。

  智齿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都会长智齿。通常情况下,智齿的位置不会太正,由于颌骨容纳不足,智齿可能发生各个方向的阻生,包括:近中倾斜和远中倾斜、颊向或舌向倾斜…等。而智齿的倾斜常可以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

  章正珞说,智齿如果不拔除,易造成牙列不整齐,引起龋病;而近中倾斜时智齿顶着前边的牙齿的颈部或根部,在萌出的动力作用下,压迫临近牙齿的根牙造成牙根的吸收,同时易出现前边牙齿的龋坏(虫牙)、出现牙疼的症状;如果智齿不能够完全萌出,在牙齿上方有软组织的覆盖,会形成一个盲袋,食物残渣易近难出,会导致冠周软组织红肿、发炎,盲袋内积脓,患者会有疼痛、开口困难、面颊肿胀,发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会形成颊部脓肿,并且在颊部排脓,形成颊部瘘管等。由于智齿的位置异常,可导致智齿不能萌出,在颌骨中形成含牙囊肿,从而造成颌骨的破坏。还可以造成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同样是智齿,为什么生长时反应不一样?

  每个人都会长智齿,智齿的生长时间因人而异,有些人的颌骨有足够的容纳空间,智齿有足够的生长位置,且能不倾斜生长,那么在长智齿期间就不会出现疼痛的症状。

  章正珞说,智齿萌出期间的疼痛往往就是在智齿生长过程中,颌骨没有足够的空间,智齿长不出来或者是挤压临近的牙齿就易引发疼痛,肿胀等症状。如果有盲袋存在可经常引起冠周炎的发生,经消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但是在智齿萌出过程中,一旦有食物残留在盲袋内就会引起感染,炎症就会再次复发,从而造成反复疼,反复肿。

  智齿是否需要拔除

  智齿在16--17岁左右开始生长,20多岁萌出。在一些发达国家,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会定期到相关医院检查口腔,发现有智齿就会拔除,防患未然。因为这时候牙冠已经形成了,但是牙根还没形成,拔除时困难不大,同时也是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

  对于位置比较正,预计能正常萌出的智齿,并且有对牙合牙。一般可以保留不予以拔除。

  章正珞说,智齿需要拔除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组:

  智齿龋坏:如果智齿有龋坏(蛀牙)且蛀得很深,一律建议拔除,杜绝后患。

  侵犯邻牙:如果智齿萌发的空间不足,且近中倾斜,压迫邻牙牙根,造成患者不舒适或牙疼。

  空间不足:在智齿萌发的时候,颌骨空间不足,智齿不能够正常萌出。

  清洁不易:由于空间不足的关系,智齿常长得歪七扭八,位置不正,因此常造成清洁牙齿的困难,以致发生蛀牙现象。

  没有对牙合牙:不是每个人四个智齿都会长齐的,所以,智齿的对面,如果没有相抗衡的智齿来对抗的话,有时会发生智齿过度萌发,影响咬牙合,或出现咬颊等现象时。

  完全阻生:这一种类型的牙齿,通常埋在齿槽骨的里面,会引起颌骨的囊肿发生。

  影响牙列的整齐:由于萌出压力的作用会造成牙列不整齐者或正畸治疗的需要。
来自: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白佚名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