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1日,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青马班的同学们来到了兰考学习调研焦裕禄精神。 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兰考。面对着今日兰考正在发生着的变化,他说:要“把兰考发展潜力转化为发展优势,根本靠改革。”并鼓励兰考,要“在县域改革中走出一条好路子。”五年来,在焦裕禄精神的鼓舞下,兰考人民奋发图强,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焦桐就是焦裕禄精神在兰考的一大代表,实践队员们来到焦裕禄干部培训学院,25米高的焦桐就矗立在兰考焦裕禄干部学院的门口,周围繁花似锦,绿树成荫,然而,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很少有人知道,56年前,这里却是兰考最大的风口沙丘之一,“俺这个大队,大大小小84座沙丘,那时候产量合40来斤,一亩地啊!”提起当年,魏善民老人记忆犹新。每天默默在焦桐旁打扫卫生,整理枝丫的就是76岁的魏善民,他和他的父亲前后陪伴这棵兰考人民的精神寄托——焦桐,已经整整55年了,这一切都源于他们对焦裕禄深深的感情。 (图为实践队员们来到张庄村考察) 实践队员接着来到了当年风沙肆虐的地方——张庄村。2000多口人,守着3000多亩地,人均1.5亩。但田地大多是盐碱地,并受风沙和内涝影响,种上的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好多人只好逃荒要饭,苦不堪言。“焦书记来了之后,既‘贴膏药’又‘打针’,没几年时间,兰考就完全变了样。”村民告诉我们,“贴膏药”,说的是将地里的淤泥翻出来盖住上面的沙土便于种庄稼;“打针”则是指在地边栽树来挡风沙。当年焦裕禄同志带领人民们种下了大量的泡桐,这种树不仅可以治理风沙,而且还具有经济效益,当年催生出了一大批兰考木匠,很多村民靠着它改变了生活。 (图为现在发展迅速的兰考街道) 时代在进步,兰考在快速稳定发展,焦裕禄精神再此的也生根发芽,深深的种在百姓们的心中,相信兰考的将来会更加光明。(文/李龙钰)
原作者: 李龙钰 豫民网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