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善读书院】《读懂德鲁克》不同视角的推介和引入

2025-8-30 13:21 |原作者: 郑东启 | 评论: 0|来自: 开封市志愿者协会

摘要: 近日,陈驯博士关于非营利组织的著作引发行业广泛关注,德鲁克思想共学社、德鲁克早餐会等平台从多元视角对该书进行推介,彭信之、王欣、徐本亮等深耕非营利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书中观点展开解读,为行业发展难题提供 ...


近日,陈驯博士关于非营利组织的著作引发行业广泛关注,德鲁克思想共学社、德鲁克早餐会等平台从多元视角对该书进行推介,彭信之、王欣、徐本亮等深耕非营利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书中观点展开解读,为行业发展难题提供新思路。

 

作为著作核心观点,陈驯博士从社会生态学视角出发,明确阐述“非营利组织是社会的器官”德鲁克这一重要论断,将其置于社会生态系统中重新定位——强调非营利组织需承担政府与市场难以覆盖的社会功能,与二者协同构成完整社会服务体系,而非单纯的公益载体。针对当前行业现状,陈驯博士指出,国内非营利组织呈现“年轻化”特征(运营超十年机构占比低),却又迎来迅猛发展期,“快速扩张”与“经验不足”的矛盾导致机构普遍面临“如何良性运转”“找准生态基位”等核心难题。

 

在德鲁克思想共学社的交流活动中,王欣老师从非营利组织管理实践角度,进一步阐释“社会的器官”观点,强调组织价值在于“功能适配性”,需精准对接社会未被满足的需求;徐本亮老师则结合长期观察,针对行业痛点给出具体解答,提出机构应“拒绝同质化、聚焦核心优势”,通过链接政策资源、搭建专业团队、严守合规底线,破解发展困境。

 

此外,在德鲁克早餐会中,彭信之老师以陈驯著作架构为脉络,分享阅读心得的同时,串联德鲁克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经典论述。他指出,德鲁克“使命驱动”理念与陈驯博士观点高度契合——非营利组织核心价值在于填补市场与政府的社会需求空白,而非追求利润;其管理需以使命为核心,避免“初心漂移”,同时兼顾效能与效率,通过清晰目标设定与成本优化,让资源最大化服务于社会价值,这为年轻非营利组织夯实运营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指引。

 

此次多方联动的推介与解读,不仅让陈驯博士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理论观点更贴近行业实践,也通过德鲁克管理思想的赋能,为解决行业发展痛点、探索非营利组织生态发展新路径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自: 开封市志愿者协会 ;原作者: 郑东启 开封志愿者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