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善读书院】金锦萍:志愿服务全面解读:理念与实践

2025-11-26 16:57 |原作者: 郑东启 | 评论: 0|来自: 开封市志愿者协会

摘要: 近日,在河南省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专题培训班上北京大学法学院金锦萍老师讲述了《志愿服务全面解读:理念与实践》。金老师从:一、破题:一个基本命题(工具理性vs.价值理性);从工具理性回归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以效率 ...


近日,在河南省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专题培训班上北京大学法学院金锦萍老师讲述了《志愿服务全面解读:理念与实践》。

金老师从:

一、破题:一个基本命题(工具理性vs.价值理性);

从工具理性回归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以效率和目标实现为核心,强调通过精确计算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选择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达成既定目标,而疏于追问目标本身的价值或意义。

价值理性则由信仰、信念、伦理或者美学等终极价值驱动,并非仅仅追求功利结果,即使效率低下或代价高昂,仍坚持"因其正当而为之"

工具理性与自由主义的结合呈现出现代性的困境之一: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繁荣和个体选择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对于生命意义、自由本质和社会正义的挑战。

工具理性所支持的形式法治会带来的实质不公平,工具理性追求以效率和效益为核心的单一标准和最优化解决方案会压制多元价值诉求和对于美好生活的丰富定义。

所以,到了回归价值理性的时候了。当你的思维模式从"做什么是合算的?""做什么是应当的?",便可为自己的行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驱动力,从而守护人的完整性与精神世界,防止世界沦为数据、计算和无限物化,最终守护人类文明的人文精神和伦理底线。

 

二、基本概念澄清:社会服务的信义义务特性(社会服务的基本属性:信义关系

社会服务中,服务提供者和接受服务的相对人之间实际上是信义关系,而非交易关系。我们给予他的不仅仅是服务,在这服务中还隐含着的对人性的理解,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绝对深刻的尊重和理解。唯有反思合约失灵场合下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方是解决问题的正道。

·类似场景:师生之间、医患之间、残障康复机构和残障者之间、养老机构和老人之间、幼儿和托儿所之间……莫不如此。律师和当事人之间,也是如此。

·非营利组织与服务对象之间,也是如此。

·志愿服务更是如此。

 

·其一,所涉双方信息不对称和能力不对等

·民事领域、商事领域、社会领域

·其二,一方对另外一方产生"信赖"或者依赖( dependence )

·社会分工与财产管理事务之专业性与复杂性

.其三,受信赖的一方对受托事务管理有不同程度的裁量权和控制权

·裁量权的行使是信义关系的本质特征

"受托人"职责和义务的履行与裁量权的行使如影随形

·其四,为了限制受托人滥用裁量权,法律为受托人施加法定义务

可能措施:(1)无利害关系的人为管理人?(2)以奖赏引诱管理人不滥用其权限?(3)控制管理人?(4)同业协会之规范或者行政机关之行政命令?

·在现代社会也不能仅仅靠受托人的道德和宗教观念自我执行,也不能像古典信托法一样严格限制受托人的裁量权

裁量权的授予( empowerment )造成代理成本问题﹣﹣裁量权的滥用,信义义务则成为受益人利益的首要捍卫者);

 

三、理解志愿服务:概念、精神与价值(志愿服务的界定

志愿服务是指个人或团体基于自由意志而非外力强制,以增进公共利益、促进社会进步为目的,在不追求物质报酬的前提下,自愿贡献自己的时间、技能、精力,为社会或特定群体提供服务的行为。核心特征:

自愿性:出于个人主动选择,非强制或义务要求。

无偿性:不以获取经济报酬为目的(但可能获得基本成本补贴,如交通、餐饮费用)。

利他性:核心目标是服务他人或社会公共利益,而非个人私利。

组织性与社会性:通常通过正式组织(如公益机构、社区团体)或非正式集体开展,服务于公共需求。);

     志愿服务的核心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超越了简单的物质给予,构建了人与人之间温暖的情感连接,是慈善事业的灵魂与引擎。

核心价值:为何志愿服务至关重要?

对社会而言:弥补公共服务缺口,增强社会凝聚力,传递正能量,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对服务对象而言:获得实质帮助与情感支持,重建尊严与希望,实现"赋能"而非"施舍"。对志愿者自身而言(核心价值):实现心灵的提升与全面发展。它是:

连接"小我""大我"的桥梁:对抗现代社会的虚无感,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道德实践的场域:将抽象的道德概念内化为稳定的品格,实现"知行合一"。.综合能力的熔炉:培养沟通、协作、领导力、解决问题等可迁移技能。·健全人格的基石:打破偏见,培养感恩与谦卑,塑造负责任的公民意识。

志愿服务的界定

VS 情谊行为:志愿服务是"结构化的利他",通常通过组织进行,受相关法规调整;情谊行为是"个人化的友善",基于私人关系,受民法"好意施惠"原则调整。

VS 见义勇为:见义勇为是志愿精神在危急关头的集中爆发和闪光点;志愿服务则是将这种精神常态化、系统化的坚实平台。二者共同构成从"瞬间响应""长期建设"的完整链条。  

VS 时间银行:时间银行基于"互助互惠""时间货币化"的核心机制,是一种社会交换模式;而志愿服务强调"无私利他",其回报主要是精神性的。

VS 物质激励:引入直接物质激励会"挤出"志愿者的内在动机,扭曲志愿精神本质,并可能引发法律和管理问题。适当的补贴(补偿成本)和保障(如保险)是必要且合理的,但与"报酬"有本质区别。

深入辨析:从"好意施惠"看法律区别

法律上,情谊行为通常被归为"好意施惠"行为,即行为人旨在增进与他人情谊,而无设定法律

上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这一点是区分两者的关键。

情谊行为中的责任:如果在好意施惠过程中发生损害,法律会考虑公平原则。

例如:你免费开车送朋友去机场,途中因你一般过失发生车祸导致朋友受伤。法院可能会因你们之间的"好意施惠"关系而适当减轻你的赔偿责任,但如果你存在重大过失(如醉酒驾驶),则仍需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

志愿服务中的责任:责任划分更复杂,涉及三方(组织、志愿者、服务对象)。

例如:你作为某组织的志愿者,开车送服务对象去医院。途中发生车祸,责任在你。首先,应由志愿服务组织对服务对象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事故是因为你违反了交通规则(重大过失),组织赔偿后,可以向你追偿。组织方如果没有为你购买保险或进行安全培训,自身也存在过错,需承担相应责任。

 

 

四、志愿服务组织生态:类型、管理与结构

五、志愿者的权利、保障与责任

六、现状、挑战与重要议题

七、结语

 

七个层面非常严谨地讲述了本主题。

 

 

近日,在河南省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专题培训班上北京大学法学院金锦萍老师讲述了《志愿服务全面解读:理念与实践》。

金老师从:

一、破题:一个基本命题

二、基本概念澄清:社会服务的信义义务特性

三、理解志愿服务:概念、精神与价值

四、志愿服务组织生态:类型、管理与结构

五、志愿者的权利、保障与责任

六、现状、挑战与重要议题

七、结语

 

七个层面非常严谨地讲述了本主题。及专业又易懂能落地

 

 

在河南省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专题培训班上,北京大学法学院金锦萍老师以《志愿服务全面解读:理念与实践》为题,从七个层面系统梳理了志愿服务的核心逻辑与实践框架,其论述兼具学术深度与现实指导性,以下为关键内容提炼:

 

一、破题:一个基本命题——志愿服务的本质是公共性的实践

金锦萍老师志愿服务如何回应社会问题为切入点,强调志愿服务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公共性。她指出,志愿服务并非简单的个体善举,而是通过非营利、无偿的服务行为,弥补市场与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盲区,推动社会资源公平分配。例如,在老龄化社会中,志愿者为独居老人提供日常照料,既缓解了家庭照护压力,也填补了公共养老服务的不足,体现了志愿服务作为社会第三次分配的独特功能。

 

二、基本概念澄清:社会服务的信义义务特性

金锦萍老师从法律视角界定志愿服务的边界,明确其与商业服务、慈善服务的本质区别。她强调,志愿服务的无偿性决定了其信义义务的特殊性——志愿者虽不获取报酬,但仍需对服务对象承担诚信、谨慎、忠实等义务。例如,在心理援助志愿服务中,志愿者需严格遵守保密原则,避免因信息泄露对服务对象造成二次伤害。这一特性要求志愿服务组织在招募、培训、管理志愿者时,必须建立明确的伦理规范与责任机制。

 

三、理解志愿服务:概念、精神与价值

金锦萍老师引用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的定义,将志愿精神概括为服务、团结的理想与共同使世界更美好的信念。她进一步指出,志愿服务的价值体现在三个层面:

个体层面:志愿者通过服务实现自我成长,例如在支教中提升教学能力,在社区服务中增强组织协调力;

社会层面:志愿服务促进社会信任与凝聚力,如疫情期间志愿者自发组织物资配送,形成互助网络

文化层面:志愿服务推动公益文化普及,例如时间银行模式通过服务兑换服务的机制,将志愿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四、志愿服务组织生态:类型、管理与结构

金锦萍老师将志愿服务组织分为三类:

政府主导型:如社区志愿服务站,依托行政资源开展服务,优势在于资源整合能力强,但需避免行政化倾向;

企业联动型:如企业员工志愿服务队,通过公益+商业模式扩大服务覆盖面,但需警惕作秀化风险;

草根自发型:如民间环保志愿团队,灵活性强但资源有限,需通过建立联盟提升可持续性。

她强调,无论何种类型,组织管理均需遵循专业化原则,包括明确服务目标、规范招募流程、建立培训体系与评估机制。例如,某公益组织通过志愿者分级认证制度,根据服务时长与技能水平授予不同级别,有效提升了志愿者参与积极性。

 

五、志愿者的权利、保障与责任

金锦萍提出权利-保障-责任三位一体的志愿者管理体系: 来自: 开封市志愿者协会 ;原作者: 郑东启 开封志愿者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