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7月4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蓝梦萤火支教队在龙王庙小学下午五点半开展了对留守儿童家访的活动
正文:下午我们组织了留守儿童家访,九个人分成了三个组,我们小组三个人,放学之后我们跟着小王同学和小乔同学一起回家,沿途是空旷的平原土地,放眼望去,地里面种着花生和玉米,花生的底部开着黄色的小花,玉米长得比膝盖还要高了,可是由于少雨的缘故,它们都蜷缩着叶子,少了很多生气。第一次在平原上田间地头行走,满是欢喜,远处的地头一棵有着茂盛树冠的泡桐用力的生长着枝丫,累了的农人站在树下乘凉,看上去辽远而又惬意。 小王骑着自行车稳稳的走在最前面,小乔带着我们慢悠悠的跟在后面,一路上我们都在试着和小乔聊天,可是小乔同学总是板着脸,我想面对我们这群陌生的老师,他本来就害羞内向的性格表现得更明显了,总不愿和我们做一排走,我时常追上他,把手搭在他的肩上,触手之处是单薄的肩膀,1米4左右的身高,背总是微微驮着,我不时提醒他要挺起背来,他虽是照做,一路上却还是很少说话,问他一句他也只是简单的回答,声音低低的,不肯多说一些。而小王同学得时不时得停一停等我们,小王是一个活泼的孩子,喜欢笑,每次看见我们,都是傻傻的笑着,露出了一排大白牙,我们问他问题,他总说的很多,常常让我们发笑。 到了家门口,他们的爷爷奶奶没有在家,小王说去找他们回来,我们拒绝了,我们不能打扰了他们的农活。我们跟着他们一起去地里面了解情况,平坦的地里面,老远就看见奶奶在花生地里除着草,爷爷在玉米地里面,我们向奶奶说明了来意。奶奶仔细的给我们说了小王和小乔的情况。他们的父母都外出到广东打工,小王和小乔从小就跟着他们二老住,小乔比小王大一岁,他们的父母一年回家一次,都是过年回来几天就走了,奶奶说他们的父母也一两天就打个电话给他们,可是小王和小乔总是不愿意和他们的父母亲多说点话,心里面应该是埋怨着他们的父母。 我们对他们两个说:“你们两个要好好学习,奶奶这么辛苦的照顾你们,父母也是因为想要给你们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为你们以后上大学做准备才出去打工,爸爸妈妈也不是不爱你们,他们也很想你们,只是为了给你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所以才出去打工,他们也很想你们,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不想自己的孩子的。” 我们说着,孩子轻轻的低下头,安静的听着,我弯着腰,看见了他们湿润的睫毛,突然很心疼,鼻头酸酸的,眼睛也湿润了。我一时说不出来话我听着伙伴们和奶奶聊天,一时不敢再看小王和小乔,只好看着远处的庄稼,任思绪翻滚。 他们还是孩子啊!有着这个年纪的懵懂,不能说他不懂事,他该委屈的,本该无忧无虑的年纪,因为父母的缺席,而有了太多的遗憾与委屈,而这些,由于没有人倾诉,长久的在心里积压着,催着他们早早的成长,褪去懵懂,接受着所谓的懂事。所以有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自卑着,人群中总会不安,他们只能用用更多的沉默来逃避这份不安。 我们把准备的文具送给他们两个,小王微微笑着,小乔还是沉默,让弟弟先选了自己拿了剩下的。我们和奶奶说了几句,小王和小乔带着我们回家去,带我们看了他们平时写作业睡觉的房间。一进门我们就被面前那一面贴满奖状的墙所吸引,我们真的很惊讶,忍不住好好地表扬了他们,真的非常优秀。随后我们才看了他们的房间。房间里面乱乱的,家具都落了灰,一张长书桌前面放着两张小小的木椅子,桌面上摆着几本书,往后就是一张床。我们问他们平时看什么课外书,小乔拿出来一本《中华上下五千年》,一本很好的书,我记得小乔的梦想是做一名考古学家。家访时间完了,我们该回去学校了,我们有些不舍,想要和他们多聊聊,关于梦想,关于父母,希望他们的心里不要有怨恨,快乐的成长,长成他们如今梦想的样子。 正如汪国真所说既然目标是地平线,便只顾风雨兼程。加油,你们一定可以成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