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8586|回复: 0

[郑州] 缅怀革命先烈,留下老兵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12 19:36:42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畅游红色经典,发扬红色精神—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建筑)学院红船起航实践团队为庆祝我党成立101年于7月2日到3日我们团队成员分为三队,分别前往廊坊市滩里镇杨管营村、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及郑州市二七纪念塔进行社会实践。

    第一队是由实践队员陈子昭前往廊坊市滩里镇杨管营村对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人陈义防进行采访,队员们在楼下见到了这位历经战斗但仍精神矍铄的老人,一件黑色T恤,一套军绿色长裤,染过的头发依旧冒出了白丝,但目光炯炯有神,依然锐利,腰杆也依旧坚挺。

随着队员们的采访老人回忆起自己的一生,老兵陈义防感慨道:“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是我人生旅途中最精彩、最出彩、最骄傲的故事,改变我的人生轨迹,树立了正确人生观,正义感和情与物的选择,即情重于物。我认为战争不是维护和平的有效手段。”

采访后,老人也向队员提出他的殷切希望,希望青年人们能苟好好学习,投入到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去,为我国繁荣富强出一份力,更希望我们能够投入到军队建设中去。

通过此次采访,队员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这场战争的真实情况,也全面了解了老兵群体的生活状况。因此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我们有责任将这场战斗的历史和英雄呈现给公众。今天,千千万万同胞家庭拥有这样一个和平年景,老兵们,愿你们看到这样的盛世能感到欣慰和幸福。

第二队由实践队员李梦豪前往红色圣地——河南息县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展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成员李梦豪进入纪念馆了解过往渡淮历史,对无数的英烈送上崇高的敬意和无尽的缅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首先来到展厅,这里陈列着一些烈士们顶着枪炮前进的和寂静深夜渡河的照片以及当时战场上使用的枪炮弹药,以及这些英勇故事的主人公,令人敬佩的英烈的介绍和英雄事迹;室内栩栩如生的雕像描绘的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刘伯承.邓小平率领野战部队奋勇强渡淮河奋勇杀敌的激烈景象,夺取浮雕左右陈列的是无数令人敬佩的革命烈士的雕像,他们表情庄重,眼神坚定,那大义凛然的神情,是队员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最后我们的队员来到那无数的无名烈士墓前,那一方方小小的墓碑却在队员的心中压下重重的痕迹,我们的队员怀着沉重而敬仰的心情,为这无数的无名英魂祭奠,默哀。

第三队由队员队员吕浩铭前往位于郑州市中心的二七纪念塔,瞻仰前辈的伟大事迹,发放党史宣传页及党史调查问卷。我们的队员提前了解了关于二七纪念塔的背后的故事,准备好宣传页及调查问卷,在去实践的当天,我们的队员于二七塔及二七广场对游客及路人发放了调查问卷及宣传页,并向感兴趣的游客介绍二七塔的历史。在慰问老兵,采访参军老人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老兵的记忆了解到了那一段伟大的峥嵘岁月。在缅怀革命先烈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浓浓的爱国情怀,他们的精神将会传承后人。后续实践过程中,我们团队讲紧紧围绕党史学习宣讲主线,进一步加深自身对党史的学习认识,在与当地群众口头宣讲的基础上使用网络平台将抗日时期的光辉事迹传播,先辈们为民族之振兴奋斗的历史,那一段段抗战历程,那些由先人体现出来的伟大精神进行更好、更快、更广的传播。

为期五日的实践调研,我们从纪念馆走到街坊,从小巷走到山间,深耕红色故事。我们在寻访中明显地注意到,没有人会忘记那个时代,因为这片土地还在,这里的每一件历史文物、每一张黑白照片、每一段文字介绍、每一尊英雄雕塑乃至每片砖每片瓦,都永久而无声地承载着那一段沉甸甸的光辉历史,从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起,我们便明白了此行的意义。

所谓“红色文化基地”,它绝不应该被尘封在历史岁月中束之高阁,而是应当成为当代人的集体记忆。宣扬红色文化中永不褪色的精神,挖掘红色文化的潜在价值,让红色文化永远鲜活,这便是我们此行的意义。在历史的群像中,一群人把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无私地奉献给国家,他们每个人都有着与这片土地割舍不断的情愫,纵然自己早已深深嵌入历史成长的年轮里,但他们的精神得以在这片所热爱的土地上深深扎根,长存不灭,生生不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