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的元旦,即我们现在通称的“春节”,古代又称“元日”、“端日”等等,它是新的一年的开始之日。因此,自古以来一直极受人们的重视,是所有的节日中最为隆重、热闹的。这一天,上自天子,下至庶民,只要有可能,几乎无不把酒欢度、开怀畅饮。 元旦之日,天子要亲载耒耜,亲蹈于田而耕,举行名为“籍田”(或“耕籍”)的祈谷仪式,然后举行“劳酒小会”,与臣属饮酒于田间或讲武堂。之后,宫中还要举行盛大的朝贺宴饮活动。他们所饮的酒,除了一般的美酒外,还有一些特制的寓意吉祥的佳酿。如汉朝时的栢叶酒,东晋成帝赏赐群臣的酺酒等;这一天,一般的平民百姓也要换上新衣,准备一些美味佳肴,全家人一起祭祖敬神,把酒问盏,尽享天伦之乐。寓意吉祥、康宁、长寿的“屠苏酒”、“椒花酒”是他们最喜欢喝的特制的年酒。 屠苏酒是一种用肉桂、山椒、白术、桔梗、防风等调配而成的酒。古人认为“元旦饮之,可除瘟气”、“防疠疫”;椒花酒是用椒花浸制的酒。椒花有香气,泡酒能暖胃强身。直到清代,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据韩鄂《岁华纪丽》说,“屠苏”原是一草庵之名,相传有一神秘人物居住其中,每年除夕之夜,他都分送邻里一包药,并嘱咐将其投入井中浸泡,到元旦之日汲水对酒合家而饮,说是喝了这种酒,可防瘟祛病。后来有人得到了他的配方,却始终不知此人的姓名,只好将草庵的名字作为酒名了。 古人饮用屠苏酒的方法也颇为讲究而有趣。它是按先幼后长而不是先长后幼的次序喝酒,这种习俗东汉时即已通行。《时镜新书》载:“元日饮屠苏酒,先从少者起。”南北朝时期的宗懔在其《荆楚岁时记》中也记载了这种习俗,还引董勋的话说:“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唐宋时期此俗依然盛行,故苏轼有“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的诗句。
来自: 张弓老酒酒业有限公司 ;曲金强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