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丝路新起点,重拾中国茶文化

2018-8-3 16:00 | 评论: 0

摘要: 追寻丝路新起点,重拾中国茶文化——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筑梦中原”暑期社会实践考察团天下茯茶,源于中国。泾阳茯茶,茯茶始祖。千年以前,一块茯茶从陕西泾阳出发,历经万里,开始了丝绸贸易往来。如今在”一带一路 ...


追寻丝路新起点,重拾中国茶文化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筑梦中原”暑期社会实践考察团

天下茯茶,源于中国。泾阳茯茶,茯茶始祖。千年以前,一块茯茶从陕西泾阳出发,历经万里,开始了丝绸贸易往来。如今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泾阳茯砖茶焕发着怎样的发展新机?8月1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筑梦中原”考察团成员走进西咸新区茯茶镇,走近茯茶文化。

生逢其时  飘香古今

“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看到厂房里的一块块“黑砖”,队员杨煜煜向茯茶镇的刘经理提出了疑问:“我们喝的很多都是散茶,散茶不是可以直接冲泡吗,为什么还要耗费精力压制成砖呢?”“这就要追溯茯茶的历史了,在古时,这里是通向西域的茶马古道上重要的集散地。为了便于运输,当地人发明了将散茶做成砖型的特殊工艺,制成了中国最早出现的紧压茶——茯茶,这就是它的独特神秘之处。” 近年来,茯茶产品不断推陈出新。说到现代茯茶业的发展,刘经理洋溢着笑容,并自豪地对队员们说:“就是昨天,韩国的客户樵总又来了,他基本上一年来中国七八次,而且别的地方不去,只来茯茶工厂,现在我们已经与韩国建立了稳定的贸易往来合作关系。”队员们了解到,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茯茶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迎来了发展先机。“我们宁可走的慢一点,但是我们要带着文化、带着品牌、带着品质走出去。”经理说道。

益生源  亦生缘

 “做茶嘞!伙计们精神起来!”喊着嘹亮的“筑茶号子”,两位筑茶师傅在模具两边相对而立,一个用簸箕将冒着热气的茶叶灌进模具中的封装口袋里;另一个用枣木做成的茶杵一下一下筑实茶叶,边灌边筑,配合默契。这是队员们在名为“益生源记”的作坊里,看到的古法制茶场景。放下茶杵,王萌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通常一块茯茶需要重筑100至120下、轻筑50至80下。杵茶看起来只是重复的体力劳动,其实力度、节奏都有讲究。”接着队员们进行了尝试,队伍里的队员也都抬不动茶杵、杵不到茶上,才知这其中的艰辛。经了解,这一古法技艺,从2008年恢复开始开启了陕西茯茶复兴之路,现已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你们知道吗?今年2月,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访华,她对这种带有“金花”的茶叶很感兴趣,还上前仔细的端详了茯茶呢,这可是我们向外推介的好武器呀。” 王萌乐兴奋地说。目前,泾渭茯茶正在筹备在美国设立分公司,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将负责开拓泾渭茯茶的美国销售市场,推进国际化战略。

青春大学习  誓要增吾技

“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是茯茶宣传页上最引人注目的一句话,当队员们问及该公司的发展战略时,市场部的经理指向展板,告诉队员:“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特别是茯茶文化作为陕西茶文化的龙头,我们有这个责任与义务在,发挥优势,一方面是要发挥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就是科技创新。”面对国际大背景和市场竞争,茯茶技术团队经理向队员们提出了不同发展模式下公司的人需求问题,“我们现在正处于发展壮大阶段,相对来讲更需要拓展市场、销售的人才,便于公司的经营管理。而有了一定的市场基础之后,打破了企业发展壁垒,我们就会更加侧重技术研发方面,提高竞争力。在进一步的发展基础上,我们将会更加需要你们这些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所以你们好好学习,毕业了有机会欢迎来这里就业呀!”队员们认识到,虽然大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有较强的针对性,但若想在企业发展中长期立足,更需要广有涉猎,加强知识覆盖面。同时,丝路贸易的发展也催生出了语种人才的需求,经了解,茯茶镇在近两年加强了与韩国的合作之后,增设了韩语翻译岗位,经理也鼓励队员们增强文化自信,在学习外国语言的同时,将中国语言文化发扬光大。

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济世的绿叶传遍世间。以茯茶为代表的茶叶,带来了贸易,沟通了世界。茯茶不仅是一种饮品,也是流香丝路的文化名片。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有责任也有义务,将中国传统发扬光大,在丝路名扬飘香。

 

 

通讯员/贾静秋

河南省大爱郑州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