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学习王超老师与许睿谦合著的《共创:剧变时代顽劣问题的应对之道》一书中关于“共创的前提:多元利益相关方的汇聚”的部分。 跨界组织与多元利益相关方 在全球化、多元化以及信息技术大变革等力量的纵深影响下,现实世界中的各类互动与互赖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这要求组织必须跨越传统的边界,与多元的利益相关方进行合作,共同应对复杂的问题和挑战。跨界组织因此应运而生,它们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或行业,而是积极寻求与其他领域或行业的合作,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 共享愿景:“让大家看到同一个月亮” 共创的前提之一是多元利益相关方需要有一个共享的愿景,即“让大家看到同一个月亮”。这意味着各方需要共同理解并认同一个共同的目标或愿景,以便在合作过程中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目标的实现。这种共享的愿景有助于增强各方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促进合作关系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共创组织与沟通:松散型组织的兴起 在共创过程中,松散型组织逐渐兴起。这种组织形态打破了传统组织的固定结构和层级关系,强调灵活性和适应性。松散型组织中的成员可以来自不同的领域、行业或组织,他们通过共享的信息平台和沟通渠道进行协作和交流。这种组织形态有助于促进多元利益相关方的汇聚和合作,提高共创的效率和效果。 召集节点与网络途径 在共创过程中,召集节点和网络途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召集节点是指那些能够汇聚多元利益相关方并推动共创活动的关键人物或机构。他们通常具有广泛的社交网络、丰富的资源和经验,能够吸引和动员各方参与共创活动。网络途径则是指那些能够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通道和平台。通过这些途径,各方可以及时了解共创活动的进展和成果,分享经验和教训,促进合作关系的深化和拓展。 圈共创设计:兴趣圈、工作圈、共创圈 圈共创设计是一种有效的共创模式,它根据参与者的兴趣和需求将共创活动划分为不同的圈子,包括兴趣圈、工作圈和共创圈。兴趣圈是指那些基于共同兴趣或爱好而形成的圈子,它们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工作圈则是指那些基于工作任务而形成的圈子,它们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协作和解决问题的平台。共创圈则是将兴趣圈和工作圈相结合而形成的更高层次的圈子,它强调各方在共同愿景的指引下进行协同创新和共创价值。 王超老师在《共创:剧变时代顽劣问题的应对之道》一书中提出的“共创的前提:多元利益相关方的汇聚”具有深远的意义。它要求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和挑战时,必须跨越传统的边界和限制,与多元的利益相关方进行合作和共创。通过共享愿景、松散型组织、召集节点和网络途径以及圈共创设计等策略和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汇聚多元利益相关方的力量和资源,共同应对剧变时代的顽劣问题并创造更大的价值。
来自: 开封市志愿者协会 ;原作者: 郑东启 开封志愿者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