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有效性若有任何“秘诀”可言,那就是聚焦。有效管理者总是先做重要的事,而且每次只做一件。(P123) 管理者越是努力让长处富有成效,就越清楚有必要把所有可用的长处聚焦于抓住重要机会。这是取得成果的唯一途径。(P123) 每做一件事的时候,都给它分配达成某个进度所需要的最小整块时间。(P124) 意外才是我们唯一有把握必然发生的事。而且,这些意外几乎从来不会是惊喜。(P126) 彭信之:没有任何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绝对的天赋,做到既要···又要···还要 ①习惯于一堆事在面前,想那个最重要及先做那个,无意识地先做不重要的 ②刚开始决定那个时,想那个最重要,有意识做最重要的事 ③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提醒自己那个做重要就做那个,不重要的就抛弃掉了,知道自己做重要的事情 ④无意识到自己在做重要的事 每天都有非常多的事情,先做那件事情呢?不得不做,必须要做! 一心二用的心贼难防,要一心一意、游刃有余的状态,忘掉外部的世界,则创意和想法会喷涌而出的 管理者面对大量的工作,资源是有倾斜的,要兑现对外部的承诺 在分散你的注意力的事情太多的情况下,管理者要突破局限 管理者也是普通人,事情要的是一件一件的做,在升职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迷信自己无所不能 不同阶段需要做不同的选择,判断自己的能力,面对外部不确定的明天,我们要做什么事情?分析外部情况。面对强大,选择它的弱势的地方 合理调整自己的时间,工作的节奏要有策略,高品质需要时间的 郑东启: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符合放弃,创新迭代,不易;我们都不会一件事一件事的做,也可能是没有造诣、建树的原因之一吧,如果被问及,会拿出多元的借口,敷衍搪塞,但这是于事无补的,需要从所学,找到自己能用到的工具,一步步贡献,通过努力,提升自己,赋能机构,美美与共大环境。 有效管理者会定期检视自己和同事的工作计划,思考:“假如这件事不是已经在做,现在还会去做吗?”除非答案是无条件的“是的”,否则他们就会停止这项活动或者大幅减少投入。(P126) 希望自己有效,也希望所在组织有效的管理者,会对所有计划、所有活动、所有任务都加以监督,会不停地问:“这还值得做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会砍掉,以便聚焦于少数几项任务——这些事情只要做好了,就会显著提升他自己的工作成果和组织的绩效。(P129) 德鲁克:管理者聚焦的首要法则,是抛弃那些已经不再有成效的旧事。(P126) 人们认为所有计划都应该持续开展下去,除非事实证明它们已经不再有用,但正确的做法是假设所有计划都很快会过时,除非事实证明它们确有成效且有必要继续开展,否则就应该予以废止。(P129) 特别重要的是,有效管理者在启动一项新活动之前,会砍掉一项旧活动。这对于组织的“体重控制”很有必要,否则组织很快就会变得规模失控、人心涣散和无法管理。(P129) 使新活动脱困的唯一有效措施,是为其配备能力已经得到验证的人员。(P130) 系统地抛弃过去,是建设未来的唯一途径。(P130) 哪怕是在最官僚的组织里,定期审视所有计划和活动的生命周期,把不能证明仍有产出的那些砍掉,所能激发出的创造力也足以让人惊叹。(P131) 彭信之:抛弃昨天要有方法、有步骤,需要勇气并做出艰难的决定 不能把肥肉当赘肉,更不能把赘肉当核心价值,突破惯性面向未来,管咯也要突破企业的边界 要学会对过去断舍离,与时俱进做刷新,面对困劲、摆脱困境、成就未来 站在自己的肩膀上会看得更远,抓机会而不是看问题、关注未来而不是过去;不仅是你自己,应该是机构的所有人 我们要关注趋势的变化,不能活在过去的成绩和荣誉里面 灵魂离开了躯体,就不是没有了问题,一了百了,可是人没有了!企业主注销了,企业就就没有了 昨天的决策已不适合今天,可否壮士断腕?无论情缘与否资源应该投入到未来的机会;最成功的已经没有了优势,不能坐困愁城,要在资源充沛的情况下投入到第二曲线 持续的自我更新,去试探,突破个人的局限性,抓住机会告别问题以增强免疫力,要有良性的、动态健康的态势是我们的选项 机构不能臃肿,管理者要和一线员工达成共识,突破自我的局限,有计划地放弃是组织每个人都要关注的、是组织的行为、 面向未来才能赢得未来,炉火纯青的课就是老了,要与时俱进迭代出新的东西 郑东启:通过知识的积累,加上你的洞见,在生命的周期内选择再次腾飞的节点,放弃不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作为普通一员,平凡的人要做出不平凡的事需要的是你的坚持。 德鲁克:必须决定哪些任务值得优先处理,哪些任务的重要性稍低,但唯一的问题是由谁来做出最终的决定——是管理者,还是压力。(P132) 压力总是偏爱昨天。(P132) 大多数管理者都已得知,搁置实际上就是放弃。他们很多人认为,就一个以前已做延后处理的项目而言,可能没有比重启它更不适宜的事情了。(P133) 关于怎样设定优先任务的分析有很多,但对于区分优先任务和延迟任务,最重要的不是高超的分析,而是勇气。(P134) 伟大的成就属于这样的人:根据机会确定研究的优先任务,把其他标准只当限制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的人。(P135) 只要是做新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是风险一样大,费力一样多,不确定性一样强。但是,把机会转化为成果带来的收效要大于解决问题带来的收效——解决问题不过是恢复昨日的平衡而已。(P135) 有效管理者会全力以赴去完成当前聚焦的那一项任务。在完成该项任务之后,他再对形势做出评估,确定接下来哪一项任务最重要。(P136) 聚焦就是有勇气对什么是真正重要和优先的事项做出自己的决策,并据此使用自己的时间。它是管理者成为时间和任务的主人,而不受其驱使的唯一希望。(P136) 彭信之:要学会舍得 选择做什么,选择不做什么;还是被动的选择 不要一叶障目自欺欺人的视而不见 要锁定第一象限,基于压力而不是领导的选择 身为领导者,你要花更多的时间让你的员工什么是最重要的,时时踩刹车以控制自己的节奏,知行合一看的是结果,随波逐流则是观者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需要的是有效的反思 精英都是清单控 把握机会就是用正确的方式、正确的角度、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 在考虑一个问题时是站在过去(当时的场景)、当下的场景是面向和思考未来,触角一定是面向外部,是站在顾客、市场的角度看待问题 摆脱过去的阴影,面向未来的姿态活在当下 要珍惜时间把握时机,不能快也不能慢,要有正确的时间点—理性思考在当下思考未来, 不能活在过去,要面向未来,过去的某一件事情在当时是正确的,时过境迁,一起人变得不一样了,要喂饱机会饿死问题。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也” 机会一定关注于未来,的等待机会是一个大的方向,要主动的等待之 “王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管理者需要的是智慧,核问题相处,消灭不了所有的问题,知行合一很难,但很简单,做到很难;列出不作为清单,做什么?不做什么?关注机会是持续,投机是赚上一把就走的行径,没有热爱也就无法深耕,也不是长期注意的行为。 如果你想那个去哪里,只要不随波逐流,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管理者要承担必要的风险,机会往往是趋势的变化,我们到底要做什么?在过去中发现隐藏的未来,做难而正确的事,难是正确的选择 用三张A4纸写出半年三件事(一分钟)并排序,不要列一项;可以8-12项,这样选择更全面: ①如果时间到了,全部写完(没有写完另说),你能接受吗?不能,调换顺序 ②前两个按计划完成了,第三个可以接受吗?放在那里能接受呢? ③按①再问一遍,多想想,能?不能?顺序再变化,必须面对、反复问,要有结果,明确正确的,有选择才能发生机会 郑东启:作为管理者,特别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对于选择可能不是啥问题,在都不具备卓有成效的情况下,我们的有效选择对于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绝对不是撞大运!,管理者必须有充分的准备面对未来,有勇气挑战过去的经验,绝对不能固步自封,唯我独尊。事一件一件的做,聚焦专注就一定有成果。(文
郑东启)
来自: 开封市志愿者协会 ;原作者: 郑东启 开封志愿者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