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千策悦读】公益传播十讲-7︱唐攀:公益组织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现状、模式与路径

2025-3-2 06:12 |原作者: 郑东启 | 评论: 0|来自: 开封市志愿者协会

摘要: 现状 在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背景下,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正在转型,国家鼓励发展社会化应急救援。社会组织作为社会力量的重要载体,在应急参与时能弥补政府的不足,发挥协同联动的作用。然而,实践中社会组织参与应急救援 ...



现状

在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背景下,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正在转型,国家鼓励发展社会化应急救援。社会组织作为社会力量的重要载体,在应急参与时能弥补政府的不足,发挥协同联动的作用。然而,实践中社会组织参与应急救援时仍面临许多困境。

首先,社会组织应急参与的法制保障不够全面、滞后性强。尽管我国已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体系框架,但法律制度较为宏观且不够完善,至今没有明确规定社会组织及其成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法律关系。此外,法制建设存在滞后性,一些法律制度的出台大大落后于实践。

其次,许多社会组织自身资金装备短缺、成员素质不齐、技能不专。资金匮乏、人才匮乏是社会组织面临的普遍问题,这导致许多救援设备相对陈旧,与官方救援队伍的现代化救援设备相距甚远。同时,部分社会组织成员的专业救援技能水平不高,难以胜任一些高难度的应急救援任务。

模式

公益组织参与应急救援的模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专业救援模式:一些社会组织专注于某一类或某几类突发事件的事中应急救援,如海上救援、森林救援、山野救援等。这类组织通常对成员的专业救援技能水平要求较高。

服务类救援模式:这类组织通常专注于应急救援结束后的筹措资金和物资、心理干预、灾后安置等善后工作。相比于专业类社会救援组织,服务类社会救援组织的工作持续性比较长。

综合救援模式:这类组织的职能比较笼统,对于事中的应急救援和事后的善后工作皆可承担。这类组织对成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很多成员都是退役的消防队员或军人。

路径

为了推动公益组织更好地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健全法制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社会组织及其成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法律关系,为社会组织参与应急救援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加强组织能力培育:通过培训、演练等方式提高社会组织成员的专业救援技能水平,增强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加强社会组织的资金和装备建设,提高其救援效率。

打通社社沟通渠道:建立社会组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加强协作与配合,形成合力。

深化政社协同联动: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建立有效的协同联动机制。政府可以为社会组织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同时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和指导。

公益组织在应急救援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过健全法制体系建设、加强组织能力培育、打通社社沟通渠道以及深化政社协同联动等措施,可以推动公益组织更好地参与应急救援工作,为构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贡献力量。


来自: 开封市志愿者协会 ;原作者: 郑东启 开封志愿者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