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千策悦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做好正确的事

2025-7-30 06:29 |原作者: 郑东启 | 评论: 0|来自: 开封市志愿者协会

摘要: 社团管理者确保“做好正确的事”,核心在于聚焦目标、明确价值、有效决策并持续反思。这不仅仅是“把事情做完”,更是确保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真正推动社团朝着其使命和核心目标前进。以下是一些关键策略: 一、明确并 ...



社团管理者确保“做好正确的事”,核心在于聚焦目标、明确价值、有效决策并持续反思。这不仅仅是把事情做完,更是确保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真正推动社团朝着其使命和核心目标前进。以下是一些关键策略:

 

一、明确并坚守社团的宗旨与核心价值

1.清晰定义使命与愿景:

确保社团的终极目标(使命)和理想未来状态(愿景)是清晰、简洁、鼓舞人心的。

管理者行动:定期回顾并与全体成员(尤其是核心骨干)沟通使命愿景。确保所有重大决策都能回溯到这是否服务于我们的使命?

2.确立核心价值:

明确社团运作所秉持的基本原则和行为准则(如:开放包容、服务至上、创新进取、诚信负责等)。

管理者行动:将核心价值融入社团文化、活动设计、成员招募与评价、冲突解决等各个环节。决策时思考:这个选择是否符合我们的价值观?

 

二、以成员需求和社团价值为中心

1.深入了解成员:

管理者行动:通过问卷、访谈、座谈会、线上社群交流等方式,持续了解成员加入社团的初衷、期望、需求、痛点以及他们对社团活动的真实反馈。

目的:确保社团活动和服务真正满足成员需求,而非管理者的想当然

2.聚焦核心价值创造:

管理者行动:评估每一项计划中的活动或决策:

为谁创造价值?(成员、学校/社区、社团自身发展?)

创造什么价值?(学习成长、社交拓展、能力提升、情感归属、服务社会?)

价值是否独特且显著?(与其他社团或活动相比,我们的独特之处和优势在哪?)

是否符合我们的宗旨?(是否偏离了核心方向?)

工具:使用简单的价值评估矩阵或决策清单。

3.优先排序与资源聚焦:

管理者行动:基于宗旨、价值和成员需求,对活动、项目和任务进行优先级排序。将有限的时间、人力和财力资源(这是社团最常见的约束)集中投入到最能创造核心价值、最符合宗旨的高优先级事项上。敢于对低价值或偏离方向的事务说

 

三、建立有效的决策与执行机制

1.目标导向的计划:

管理者行动:设定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相关的、有时限的短期和长期目标。所有活动计划都应明确指向这些目标的达成。定期审视目标进展。

2.民主参与与授权:

管理者行动:在重大决策(如年度计划、大型活动、规则变更)上,建立透明、民主的决策流程(如核心团队讨论、全体投票、代表制等),让成员有参与感和主人翁意识。

在具体执行层面,充分授权给项目负责人或部门,明确责任和期望成果。避免事无巨细的微观管理。

3.清晰沟通与信息透明:

管理者行动:确保社团的目标、计划、进展、决策依据、面临的挑战等信息,通过例会、邮件、公告、线上平台等方式,**及时、清晰、准确**地传达给所有成员。透明度能建立信任,减少误解。

4.建立基本规则与流程:

管理者行动:制定清晰、简洁、必要的社团运作规则(如财务报销、场地申请、活动审批、成员权利义务等),并确保流程高效。这能减少琐事干扰,让大家把精力聚焦在正确的事上。

 

四、 持续反思、评估与调整

 

1.建立反馈闭环:

管理者行动:在每次活动后、项目结束时、学期/年度末,系统性地收集反馈(成员满意度、目标达成度、价值实现度、流程优缺点)。不仅问做得好不好,更要问这事做得对不对?(是否值得做?是否应该继续做?如何改进?)

2.定期审视方向:

管理者行动:定期(如每学期一次)召开战略反思会议,核心团队共同审视:

外部环境(学校政策、社会趋势、其他社团动态)是否有变化?

成员的核心需求是否有变化?

我们当前的活动是否依然有效服务于宗旨?

是否需要调整目标或策略?

关键问题:如果我们现在重新开始,还会做这件事吗?

3.拥抱迭代与变革:

管理者行动:基于反馈和反思,**勇于承认错误或方向偏差,及时调整计划、停止低效活动、尝试新的方向。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是确保长期做正确的事的关键。

 

五、 管理者的自我修养

1.以身作则:

管理者自身的行为是社团价值观最有力的诠释。要言行一致,带头遵守规则,展现对宗旨的承诺。

2.保持学习与开放心态:

主动学习管理知识、了解行业动态、向其他优秀社团或组织取经。保持开放,接纳不同意见。

3.平衡正确可行

在坚持方向的同时,也要考虑现实约束(资源、时间、成员能力)。寻找在现有条件下能最大化价值的正确路径,避免好高骛远。

4.关注团队健康与成员成长:

正确的事也包括营造积极健康的社团氛围,关心成员福祉,支持他们的个人成长。一个团结、有归属感、不断进步的团队,才更有能力持续做正确的事。

 

总结:

确保“做好正确的事”,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而非一劳永逸。它要求社团管理者:

心中有(宗旨价值):时刻不忘社团存在的根本意义。

眼中有(成员需求):所做的一切最终是为了服务成员。

手中有(评估标准):学会判断价值、设定优先级。

脚下有(执行机制):通过有效决策、沟通和流程保障落地。

脑中有(反思调整):定期照镜子,及时修正航向。

 

通过系统性地应用以上策略,社团管理者就能大大提升带领社团“做正确的事”的能力,让社团的发展更有意义、更可持续。你现在面临的具体挑战是什么呢?是方向模糊、成员参与度低,还是资源不足?分享出来,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应对方案。

来自: 开封市志愿者协会 ;原作者: 郑东启 开封志愿者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