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善读书院】杨蕙祯:社区治理创新实践与社工评估

2025-9-9 06:16 |原作者: 郑东启 | 评论: 0|来自: 开封市志愿者协会

摘要: 近日,福建公益传播班(八期)毕业模块系列课程顺利开展,台湾资深社会工作专家、福建省公益传播班实践顾问杨蕙祯老师受邀带来主题为《社区治理创新实践与社工评估》的深度分享,为在场学员搭建起社区治理与社会工作 ...



近日,福建公益传播班(八期)毕业模块系列课程顺利开展,台湾资深社会工作专家、福建省公益传播班实践顾问杨蕙祯老师受邀带来主题为《社区治理创新实践与社工评估》的深度分享,为在场学员搭建起社区治理与社会工作融合发展的专业认知框架,助力公益领域从业者提升实践能力与评估思维。

杨蕙祯老师拥有深厚的专业背景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台湾首批专门技术及职业人员社会工作师,她曾在金门大学、台北大学等高校任教,深耕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多年;同时,她也是福建省社会工作督导人才库成员,长期致力于推动两岸社区治理经验互鉴与公益事业协同发展,其专业视角与实践案例兼具理论深度与落地价值。

分享中,杨蕙祯老师围绕六大核心维度展开系统讲解,为学员层层拆解社区治理与社会工作的关键逻辑。在“台湾社区发展”板块,她结合台湾地区数十年社区建设历程,从政策支持、居民参与、资源整合等方面,梳理社区从“被动管理”到“主动自治”的发展脉络,剖析不同阶段社区发展的核心任务与典型模式,为福建地区社区治理提供可参考的经验样本。

针对“台湾社区营造剖析”,杨蕙祯老师聚焦“人、文、地、产、景”五大营造维度,通过台北宝藏岩国际艺术村、台南后壁区农村社区营造等经典案例,阐释社区营造如何唤醒居民归属感、激活本土文化资源,强调“居民主体性”在社区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为学员打开社区创新营造的多元思路。

在“社区照顾解读”环节,杨蕙祯老师结合老龄化社会背景,详解台湾社区照顾的服务体系构建,从居家照护、日间照料、社区支持网络搭建等方面,介绍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困境家庭等群体的精准照顾模式,同时分析社区照顾与专业社工服务的协同机制,为福建地区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提升特殊群体关爱水平提供实践参考。

此外,杨蕙祯老师还系统阐释了“社会工作概念”的核心内涵,厘清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社区服务的关联与差异,帮助学员建立专业认知边界;围绕“社会三大工作方法”,她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的适用场景、实施流程与核心技巧展开讲解,结合具体服务案例说明不同方法在解决社区问题、满足居民需求中的应用策略;在“公益慈善与社会企业”板块,她剖析二者在社会价值创造中的互补性,分享台湾社会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成功经验,探讨公益组织与社会企业协同发展的路径。

作为福建省公益传播班(八期)毕业模块的重要课程,本次分享不仅为学员提供了社区治理与社会工作领域的专业知识,更通过两岸实践经验的对比与融合,为福建公益从业者搭建起跨地域学习交流的平台。学员们表示,杨蕙祯老师的讲解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性,既深化了对社区治理创新的理解,也提升了运用社工方法开展服务评估的能力,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后续公益实践中,为福建社区治理提质增效与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福建省公益传播班自开办以来,始终聚焦公益领域人才培养,通过邀请资深专家授课、搭建实践交流平台,助力提升公益从业者的专业素养与传播能力,为推动区域公益事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持续注入动能。


来自: 开封市志愿者协会 ;原作者: 郑东启 开封志愿者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