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善读书院】领头雁计划│张天佐:乡村振兴与国家粮食安全(三)

2025-11-24 16:09 |原作者: 郑东启 | 评论: 0

摘要: 全文转载于乡兴志联中国农垦经贸流通协会理事长、农业农村部原总畜牧师张天佐老师带来的乡村振兴与国家粮食安全(三),张天佐老师在课程中,围绕“乡村振兴与国家粮食安全主题”,从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 ...



全文转载于乡兴志联

中国农垦经贸流通协会理事长、农业农村部原总畜牧师张天佐老师带来的乡村振兴与国家粮食安全(三),张天佐老师在课程中,围绕“乡村振兴与国家粮食安全主题”,从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二、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三、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大事,近年来国家从“增产”“调控”“减损”等多维度发力,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保障体系。今天把这10大核心措施梳理清楚,让你明白“中国饭碗”是如何被稳稳托住的~

一、核心目标:在有限土地上,多产粮、保安全

我国土地资源有限,无法大规模扩大种植面积,因此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思路是:稳定面积、提升单产、减少浪费,最终实现“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比如在现有1.4万亿斤粮食产能基础上,再提升1000亿斤产能。

二、10大保障措施:从生产到消费,全链条发力

10项措施覆盖 “生产、调控、责任、观念、减损”大维度,每一项都针对粮食安全的关键痛点:

6.实施单产提升行动(生产端核心)

目标:稳定种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

方法:推进“良种 良机 良法 良时” 配套,优化农机农艺措施(比如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今年1号文件也重点强调这一方向,通过技术集成挖潜力。

7.增强宏观调控能力(政策托底,稳信心)

从财政、价格、保险等6个方面,保障种粮者积极性,避免 “种粮吃亏”:

① 财政奖补:对粮食主产区、产粮大县、种粮农民发放补贴,多年持续实施,稳定种粮意愿;

② 最低收购价制度:针对小麦、稻谷,提前公布最低收购价,市场价低于该价格时,国家敞开收购,给农民“定心丸”;

③ 粮食生产保险:推出成本保险、政策性保险等,中央 地方财政承担大部分保费,帮农民化解自然灾害风险;

④ 产销区利益补偿:建立省级间横向补偿制度(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启动),让主产区 “种粮不吃亏”,销区反哺产区;

⑤ 粮食安全储备:构建高储备系数的储备体系,通过 “吞吐调节” 稳定市场价格和供应;

⑥ 进出口关税配额:WTO 框架下,保留主要粮食进口配额,配额内关税仅 1%(保障低价进口补充),配额外高关税(保护国内粮价)。

8. 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压实担子,不松懈)

核心:中央强调“党政同责”,将粮食种植面积、产量等责任层层落实到基层;

目的:避免“上热下冷”,让每个地区都对粮食安全 “心中有数”,确保政策落地。

9. 树立大食物观(拓展来源,多途径保供)

逻辑:随着生活水平提升,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粮食安全本质是“食物安全”;

做法:不局限于耕地,向草原(牛羊肉)、森林(坚果、菌类)、海洋(水产)拓展,从植物、动物、微生物中“要热量、要蛋白”,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补充粮食供给。

10. 持续开展节粮减损行动(减少浪费,等于增产)

关键:“减损就是增供”,全链条减少浪费比新增种植更高效(节约 5%-10% 的浪费,相当于新增几百亿斤粮食);

具体措施:

生产环节:推广科学种植,减少田间损失;

储存环节:建科学储粮设施,减少霉变、虫蛀;

加工环节:反对过度加工(如大米多次抛光,100斤稻谷仅出50 多斤精米,浪费营养和粮食),提倡全谷物消费;

流通&消费环节: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比如餐厅光盘行动、家庭按需做饭。

三、总结:10项措施形成“完备制度体系”

10项措施从“怎么多产粮”(单产提升)、“怎么稳种粮”(调控政策)、“怎么负责任”(责任落实)、“怎么拓来源”(大食物观)、“怎么少浪费”(节粮减损)五个维度发力,覆盖粮食 “生产 储存 加工 流通 消费”全链条,形成了一套闭环的保障制度。只要落实到位,中国的粮食安全就有坚实支撑。

 

原作者: 郑东启 开封志愿者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